倒计时!37家券商这类产品,加速退出历史舞台
券商参公大集合产品改造进展 - 券商参公大集合产品改造进入收官阶段,多家券商加快处置节奏,主流路径为将管理人变更为公募基金公司并注册为公募基金 [2] - 国证资管拟将旗下3只参公大集合产品转移至安信基金管理,另1只转为私募资管计划 [4] - 中金公司延长2只产品存续期至2025年11月30日,并计划将管理人变更为中金基金 [6] 行业现状与规模 - 目前37家券商存续150余只参公大集合产品,截至一季度末规模达3549亿元,其中11只货币型产品规模超百亿元 [3][12] - 中信证券资管、海通资管、光大证券资管和广发证券资管等机构仍有超10只产品未完成改造 [13] 改造路径与牌照影响 - 参公大集合产品改造方式包括:获取公募牌照、变更管理人至持牌公募基金、转为私募产品或清盘 [10] - 公募牌照是关键,目前仅10余家券商获得牌照,2024年无新增获批,4家券商资管子公司仍在审批中 [10][11] - 部分券商因牌照获取放缓,选择将产品转移至股东旗下公募基金或清盘,如广发证券资管将产品移交广发基金,中信证券资管移交华夏基金 [11] 监管动态与市场反应 - 监管部门今年未大规模批准产品延期至2025年末,部分产品仅延期5个月,显示监管推动改造收官的决心 [15] - 产品移交公募机构后,原团队面临管理规模及收入损失,部分机构因利益分配和牌照因素改造积极性不高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