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核心观点 - 提出五大任务推动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包括技术创新、主体培育、产业集聚、场景拓展和要素支撑 [1] - 目标到2027年全省机器人制造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培育超20亿元领军企业3家以上 [1][5] - 重点布局工业、服务、特种和人形机器人四大领域创新平台,打造全国机器人研发制造增长极和应用新高地 [5] 技术创新 - 加强前瞻技术布局,突破人工智能算法、高精度传感器、先进伺服系统等核心技术 [6] - 支持建设产业研究院、重点实验室等平台,攻关多模态融合感知、人机协作与群体智能等技术 [6] - 强化标准体系建设,对主导制修订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单位分别给予最高40万元、20万元和10万元奖补 [7] 产业主体培育 - 梯度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小巨人"企业,发展瞪羚和独角兽企业 [7] - 对人形机器人整机和核心零部件企业分别给予一次性最高800万元、300万元奖励 [7] - 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鼓励各地将机器人项目纳入重点项目予以支持 [7] 产业集聚扩容 - 支持济南、青岛、淄博、济宁4市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构建"4+N"区域布局 [2][9] - 济南重点发展重载工业机器人、高温特种作业机器人;青岛重点发展海洋工程特种机器人、智慧康养服务机器人 [9] - 支持建设机器人中试基地和训练场,对符合条件的算力交易合同、大模型产品及语料库给予最高500万元、100万元和150万元补助 [10][12] 应用场景拓展 - 实施"机器人+"应用行动,在制造业、农业、建筑业、商贸物流等领域打造典型案例 [13] - 将先进机器人应用场景纳入"工赋百景"数字化转型揭榜挂帅试点,给予最高200万元奖补 [14] - 促进机器人产业与文化教育、艺术娱乐等产业融合,支持规划建设机器人展览馆 [15] 要素支撑 - 将机器人领域人才纳入急需紧缺人才项目计划,在住房、教育、落户等方面给予灵活配套政策支持 [15] - 支持高校院所完善学科设置和专业建设,推进机器人产业人才培养 [17] - 统筹省级工业转型发展资金支持机器人企业技术改造和数字化转型 [18]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联合印发《山东省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
机器人圈·2025-06-30 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