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小米YU7上市引发行业震动,首日订单达28.9万辆,订单价值突破600亿元,创下行业纪录 [3][8] - YU7直接对标特斯拉Model Y,以"高配低价"策略冲击25-35万元中高端市场,短期内交付量受产能限制难以超越Model Y [8][9][10] - YU7的火爆导致新势力车企股价下跌3%-7%,并引发行业对高端化战略的重新评估 [4][14][20] - 产能成为小米最大挑战,近30万订单需10个月消化,交付周期最长14个月,存在用户流失风险 [4][9][10] - 行业预计将掀起价格战,智界R7已率先降价应对,理想和问界成为潜在竞争对手 [6][15][17][18] 对标Model Y - YU7起售价25.35万元,比Model Y低1万元,在动力、续航、智驾硬件等方面全面对标 [8] - YU7首日订单28.9万辆,相当于Model Y在华半年销量,远超其月均2-5万新增订单 [8] - 受产能限制,YU7月产能预计2.5-3万台,年产量30万台,远低于特斯拉上海工厂95万年产能 [9][10] - Model Y前5个月平均交付量2.5万辆,同比暴跌73.6%,但交付周期2-4周仍具优势 [10][11] - YU7长期销量取决于交付后口碑和特斯拉应对策略,如FSD开放或推出低价版Model Y [11] 冲击新势力 - YU7上市导致小鹏、蔚来、理想、零跑等新势力股价下跌3%-7% [4][13] - 25-35万纯电SUV市场格局脆弱,除Model Y外无月销破万车型,易受YU7冲击 [14] - "六大门派"(乐道L60、极氪7X等)订单面临分流风险,智界R7已降价2万元应对 [15] - 小鹏G7预计受影响较大,花旗预测其定价可能下调至21万元 [15] - 行业预计竞品将通过降价或增加权益争夺潜在用户,利用YU7产能爬坡窗口期 [15] 潜在竞争对手 - 理想即将上市的纯电i6、i8定价25-35万元,将与YU7直接竞争家庭用户市场 [17][18] - 问界M5(22.98-27.98万元)在尺寸、价位及家庭定位上与YU7存在重合 [18] - 小米2026年计划推出增程+纯电车型YU9,可能进一步冲击理想和问界 [18] - 理想i8、i6有望承接YU7外溢订单,但需把握9月前的时间窗口 [18] 行业影响 - YU7火爆促使车企重新评估高端化战略,反思工程师思维与用户需求错位问题 [20] - 用户愿意为"技术+情绪共鸣+生态价值"支付溢价,传统高端化路径面临挑战 [20] - 部分车企因数字营销能力和流量话语权不足,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20] - 行业预计将进行更深刻、长期的反思,竞品格局可能发生重大变化 [6]
车企CEO,都在研究小米YU7
虎嗅APP·2025-06-30 2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