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计划与资金用途 - 公司计划通过18C章程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农银国际为独家保荐人[1] - IPO募集资金净额将用于机器人技术开发(30%)、生产线开发及产能建设(25%)、海外业务网络发展(20%)、供应链上下游投资(15%)及补充营运资金(10%)[1] - 近期宣布"翼菲机器人"项目落户绍兴上虞区曹娥江经开区,计划总投资5.2亿元,重点建设工业机器人生产制造基地和具身智能机器人研发中心[1] 公司概况与核心竞争力 - 公司成立于2012年6月,总部位于浙江台州,在上海、杭州、深圳等地设有子公司,2023年4月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2] - 是一家集工业机器人研发制造、控制系统开发、视觉系统开发、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和设备提供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2] - 竞争优势体现在全栈研发能力、柔性解决方案及快速市场响应等方面[2] - 创始人张赛博士直接及通过控股平台控制公司约25.07%的表决权,为单一最大股东团体[2] - 业务里程碑包括2014年实现并联机器人首次销售、2019年推出SCARA机器人、2022年推出晶圆搬运机器人,2024年签订首家海外分销商,2025年启动具身智能机器人研发[2] 市场表现与财务数据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1.62亿元、2.01亿元、2.6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28.5%[9] - 收入主要来自机器人解决方案(占比超79%)及本体销售(20.8%)[9] - 2022-2024年毛利分别为4324.5万元、3686.8万元、7101.8万元,毛利率26.7%、18.3%、26.5%[9] - 2023年毛利率下滑主因存货减值及市场竞争,2024年随产品结构优化回升[9] - 截至2025年6月21日,公司在手订单价值超过4亿元[9] - 2022-2024年净亏损分别为5755.3万元、1.11亿元、7149.5万元,亏损主要源于研发投入及市场拓展开支[9] 产品与技术优势 - 构建了覆盖"脑、眼、手、足"的全栈机器人技术架构,形成五大产品系列[5] - Bat系列并联机器人:20+标准机型,模块化设计适配轻工业高速分拣、取放等场景[5] - Camel系列移动机器人:AGV/AMR产品载重50kg至2000kg,支持货架顶升搬运[5] - Python系列SCARA机器人:450-800mm臂展,适用于3C产品精密组装[5] - Mantis系列六轴机器人:模块化铰接架构,空间利用率高[5] - Lobster系列晶圆搬运机器人:四自由度设计,支持单/双臂配置,获TÜV SEMI认证[5] - Bat系列并联机器人可实现20,000小时无故障运行[6] - Python系列SCARA机器人符合ISO 4级洁净标准,Lobster系列晶圆搬运机器人达到ISO 1级洁净度[6] - 自主研发的控制及视觉系统实现智能决策、动态追踪,截至2024年末拥有271项授权专利(含36项发明专利)及79项软件著作权[6] 行业地位与市场前景 - 按2024年收入计,公司是中国专注于轻工行业的工业机器人及相关机器人解决方案供应商中排名第五的国内企业[7] - 2024年轻工业机器人及解决方案收入为200.3百万元,市场份额1.2%[8] - 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从2020年的316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56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15.8%[11] - 中国轻工业机器人市场从2020年的123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09亿元,预计到2029年将达到438亿元[11] 研发投入与存货情况 - 2022-2024年研发开支分别为3420万元、3310万元及3870万元,分别占当年营收的21.1%、16.5%及14.4%[10] - 2022-2024年存货分别为1.47亿元、1.21亿元、1.40亿元,存货周转天数分别为390天、297天、241天[10] 融资历程与股权结构 - 从2014年开始首次融资,至今已融资10余次,2023年完成数亿元D轮融资[13] - 在18C章程下,领航资深独立投资者为宽带资本和清控银杏[13] - 完成IPO前最后一轮融资后,公司估值为36.04亿元人民币,股权较为分散[13] 发展战略与未来规划 - 上市后将持续推进"技术领先+市场扩张"双轮驱动[14] - 目标通过募资金源提升研发迭代速度,巩固轻工业自动化领域优势,同时向半导体、新能源等高端制造领域延伸[14] - 目标成为全球工业机器人解决方案核心供应商[14]
80后学霸创始人控盘,年亏7100万却手握4亿订单?这家企业携具身智能机器人赴港上市
机器人大讲堂·2025-07-01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