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院士郑海荣:马斯克的脑机接口方案“太落后了”
经济观察报·2025-07-01 19:30
脑机接口技术路径 - 行业更应关注无需手术的"无创"脑机接口技术,而非侵入式或介入式方案 [1][2] - 侵入式方案面临生物相容性挑战,Neuralink患者85%电极因"回缩"失效 [6] - 介入式方案如Synchron和Precision Neuroscience取得阶段性进展,但本质仍是"置入"传感器 [7][8] 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 全球脑机接口市场规模预计从2023年23.5亿美元增至2033年108.9亿美元 [5] - Neuralink已实现患者通过意识控制机械臂玩"石头剪刀布"及操作CAD软件 [5] - Synchron与苹果达成BCI HID协议实现设备原生集成,英伟达合作开发"Chiral"认知AI基础模型 [8] 无创技术研究进展 - 通过超声波、fMRI等外部手段实现大脑信息"读取"和"写入",避免破坏颅骨屏障 [9]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已用超声波控制老鼠神经元放电,精准调控记忆和行为 [10] - 利用高分辨率成像观察血流动态,结合AI反推神经活动以解码大脑意图 [10] AI与脑机接口融合 - AI发展将经历数据智能、物理智能、生物智能三阶段,脑机接口是实现终极形态的关键 [12][13] - 生物智能需人类大脑直接控制,确保技术发展方向有益人类 [13] - 未来医疗将整合基因、影像等数据构建"数字孪生体",实现疾病精准预测 [13] 行业应用前景 - 教育领域可能因知识"写入"技术颠覆传统死记硬背模式 [14] - 医疗体系将转型为AI深度赋能的数据整合中心,取代传统科室结构 [13] - 技术成熟仍需20-30年,需建立强监管规则防范伦理风险 [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