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现象 - "0公里二手车"定义为行驶里程0-1000公里、手续齐全但名义上已成为二手车的车辆,在业内也被称为"准新车"[10] - 该现象首次在汽车市场引发大规模关注,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指出线上平台有数千家公司在销售此类车辆[5] - 2023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35亿辆,二手车交易量连续4年超过新车上牌量,成为汽车消费重要增量[14] 市场供需 - 新能源车补贴政策下新车价格仍较高(十几万元起步),0公里车成为兼顾成本与体面的折中选择[17][18] - 主要消费群体包括刚毕业年轻人、务工返乡中年群体及网约车司机,部分消费者看重其外观无使用痕迹且不影响上牌[20][21] - 2024年部分城市网约车政策调整为仅允许车龄一年内车辆注册,推动0公里车成为司机抢手货[23] - 海外需求显著,中亚、中东及非洲国家淘车客会批量收购里程少于500公里的新能源车[25] 产业链运作 - 经销商为完成车企销量指标,以公司或个人名义购车计入销量后再折价转给二手车商[35] - 车企将滞销车型以7折左右价格批量出清,但库存时间过长可能导致电池衰减或软件滞后[36] - 部分厂商通过员工名义购车后返租给4S店作为试驾车,使用一两周后流入市场[40] - 退订车(因贷款失败或等待周期放弃订单)也成为0公里车来源,手续齐全且里程数少[39] 市场影响 - 0公里车价格较新车低30-40%(原价10万新车在二手平台6-8万成交),冲击正规渠道销售[48] - 部分城市利用新能源车补贴政策漏洞,通过0公里车操作可获取最高2万元补贴[46] - 行业陷入价格战,从主机厂延伸到终端市场,有主播以每台仅赚一两千元的价格销售[49] - 乘联会指出该现象是产销目标过高导致压力传导的结果,被批评为"数据崇拜"[50] 行业变化 - 传统能源车时代0公里车是高利润小众商品(如200万手动挡保时捷让车商赚3万),新能源时代变为规模化流通[12][13] - 消费者偏好从"买新不买旧"转变为"有车就行",推动官方认证二手车兴起[15] - 车商库存结构变化:2020年代初期新能源车占比10%,平均10天可出手一辆[16] - 2024年年轻消费者转向更理性消费,叠加车企降价导致0公里车难出手,部分车商亏损严重[22][52]
一场关于「0公里二手车」的生意游戏
36氪·2025-07-01 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