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宝安全风波,蔓延至共享平台
充电宝行业安全风波 - 中国民航局于6月26日发布紧急通知,禁止携带没有3C标识、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1] - 罗马仕召回近50万台产品,安克创新在全球范围内召回超过180万台产品 [2] - 2023年中国共享充电宝行业规模突破126亿元,覆盖全国超400万个点位 [2] 3C认证执行现状 - 2024年8月1日是强制执行3C标准的时间点,此前大部分充电宝没有3C认证 [3] - 街电、小电等品牌存在部分旧款设备无3C标识的情况,公司正陆续召回替换 [2][4] - 华为、小米、罗马仕等所有品牌在2023年8月1日前生产的充电宝都没有3C认证 [4] 共享充电宝行业特点 - 共享充电宝企业因商业模式更倾向于选择保守、低能量密度的电芯,较少使用安普瑞斯问题电芯 [5] - 共享充电宝品牌方承担安全主体责任,通过"大厂背书"和保险机制构建"防火墙" [6][7] - 行业前五大品牌占比高达96.6%,马太效应显著 [9] 行业洗牌与供应链重塑 - 罗马仕被全渠道下架,其市场份额流向合规头部品牌 [8] - 安克创新终止与涉事电芯供应商合作,转与宁德新能源ATL签署协议 [8] - 部分办公园区和写字楼开始要求入驻共享充电宝品牌提供3C等质量认证 [10] 行业未来趋势 - 资源将进一步向具备全流程品控能力的头部企业集中 [10] - 代理商在选择合作方时更看重品牌合规能力与技术实力 [10] - 共享充电宝行业加速优胜劣汰,合规成为重要考量因素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