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股行情表现 - 过去两年银行股走出独立行情,2023年国有大行领涨,2024年股份行与城农商行接棒,2025年区域银行股价持续创新高 [2] - 截至2025年6月20日,A股银行ETF涨幅14.2%,港股通金融ETF涨幅18.6%,同期上证指数仅微涨0.4%,银行板块超额收益明显 [2] 估值修复核心逻辑 - 银行股低估值隐含充分悲观预期,经济增速并非决定因素,风险底线清晰化是关键 [5] - 2023年以来政策明确房地产风险、地方债务风险、银行资本风险的底线,推动估值修复 [5] - 房地产开发贷占比持续压降,存量风险出清,风险拐点确立 [5] - 2023年地方债务化解政策出台后国有大行率先修复,财政部注资强化分红确定性 [6] - 2025年5月央行"非对称降息"(存款利率降幅大于LPR)转向呵护银行净息差 [8] 银行股主要买家分析 - 散户并非主要买家,2023年国资(中央汇金)通过沪深300ETF/A50ETF增持国有大行和招商银行 [10][13][15] - 2024年ETF资金爆发式流入,国资外资继续增配 [10] - 2025Q1险资扭转净流出态势,通过红利ETF增持高股息银行 [10][15] - 部分地方国资增持当地区域型银行 [15] 资金行为背后的战略考量 - 国资增持具有维护金融体系稳定和"股权财政"双重逻辑,用银行股息收入弥补土地财政缺口 [16] - 国有大行股息率2023-2024年达5%-6%,当前仍超4%,相比持续下行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1.7%)具吸引力 [16][17] - 国资立足长期配置且不轻易减持,形成板块托底效应 [17] 未来增量资金潜力 - 险资2025年正式加大配置,受资产荒(固收回报率下降)和新会计准则(FVOCI科目)驱动 [18] - 政策要求国有险企每年新增保费30%投A股,预计带来数千亿长期资金 [18] - 公募基金欠配银行股1399亿元(占基准4.2%),其中沪深300基准产品欠配1070亿元 [20][21] - 证监会新规推动公募持仓向宽基指数靠拢,预计带来千亿级增量资金 [18][20] 板块后续展望 - 险资和公募增量资金构成上行推力,国资"捂盘"抑制大幅回调 [22] - 板块可能保持缓慢上行,需警惕国资减持信号作为行情顶部指标 [22]
银行股,还能涨多久?
市值风云·2025-07-02 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