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新政核心观点 - 政策构建全链路支持体系,推动中国从"仿制药大国"向"创新药强国"跨越,覆盖研发端、准入支付、临床应用多层次闭环支持 [1] - 政策核心逻辑包括:以临床价值为导向促进研发、拓宽支付渠道、提高可及性,未来投资范式转向"全球化+商业化+政策豁免"三维驱动 [1] - 医保数据开放与商业健康险资金引入降低研发前后端风险,政策指导聚焦重大传染病、慢性病、儿童药、罕见病等重点领域 [3][4][5] - 破解"最后一公里"难题,通过商保目录分级保障、优化挂网程序、特例单议等细则加速创新药商业化放量 [6][7] 医保数据赋能与资本破局 - 医保数据应用突破:依托全国统一平台开发疾病谱、临床需求数据产品,助力企业精准定位高发疾病(如肿瘤、自身免疫病)和短缺领域(如罕见病),预计大幅提升研发效率 [3] - 商业健康险资金参与早期研发投资,缓解融资压力并提升管线可持续性,为创新药引入"耐心资本" [3][4] - 数据开放与资本支持形成组合拳,降低资源错配风险,尤其利好高技术平台型(ADC、PDC等)、下一代免疫疗法、siRNA及高值药领域 [5][9] 支付端与临床应用突破 - 首次设立"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目录",与医保目录同步申报调整,形成"基本医保保基础、商保促创新"分级保障机制 [7] - 市场化定价机制(医保部门参与)打开支付空间,商保目录覆盖的创新药可加速全球市场发展 [7] - 临床应用端优化:加快挂网程序、特例单议支付、药事会3个月内召开、取消"一品两规"限制,缩短获批到放量时间窗口 [7] 行业趋势与投资方向 - 2025年下半年医疗健康产业业绩与估值修复确定性高,分化加剧,需关注"国际化+自主可控+院外营销"模式 [9] - 中国创新药进入2.0时代,具备国际竞争力,未来1~2年临床数据与MNC合作BD事项是关键催化剂 [9] - 投资逻辑转向商业化盈利与BD兑现,聚焦技术壁垒领域(如双抗/多抗、罕见病肿瘤药)及政策豁免赛道 [9]
市场沸腾了!“王炸”政策出台,重磅解读来了!
中国基金报·2025-07-02 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