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Nature Medicine:东南大学柴人杰团队等发布AAV基因治疗跨年龄遗传性耳聋患者的多中心临床试验结果
生物世界·2025-07-03 10:04

耳聋疾病背景 - 先天性耳聋影响全球约2600万人,其中60%由基因突变引起 [2] -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耳聋9型(DFNB9)由OTOF基因突变导致,占遗传性耳聋的2%-8% [2] - 耳畸蛋白功能受损会导致声音信号无法传达到大脑,造成感音神经性耳聋 [2] 基因治疗研究进展 - AAV基因治疗已在低龄DFNB9患者中证实安全有效,相关研究发表于《柳叶刀》、Nature Medicine等期刊 [2] - 最新研究在1.5-23.9岁跨年龄段DFNB9患者中证实AAV基因疗法长期安全有效 [4] - 研究揭示5-8岁可能是最佳干预窗口期 [4][11] 临床试验结果 - 对10名1.5-23.9岁患者进行AAV-OTOF基因治疗单臂临床试验 [7] - 治疗后平均纯音听阈从基线106分贝改善至52分贝 [8] - 其他听觉指标也显著改善:点击声ABR阈值(101→48分贝)、短纯音ABR阈值(91→57分贝)、听觉稳态反应(80→64分贝) [8] - 62%患者在1个月内实现听力改善,部分儿童患者达到正常听觉功能(<20分贝) [9] - 青少年和成年患者平均纯音听阈分别改善46分贝和36分贝 [9] 治疗特点 - AAV基因治疗耐受性和安全性良好,共出现162起1/2级不良事件 [8] - 听觉通路可塑性随年龄递减,但青少年及成年患者仍有显著疗效 [9] - 23.9岁成年患者取得听觉恢复效果,首次证实成年患者可从基因治疗获益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