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周期已被打破
半导体行业周期变化 - 传统四年周期模式断裂 取而代之的是碎片化、利润驱动的上升趋势 仅有少数公司能感受到 [1] - 当前上升周期已持续两年 但多数公司未明显受益 晶圆厂产能利用率仅73% [1][2] - 周期驱动因素从需求转向盈利 英伟达等公司利润创新高 但供应链其他环节增长停滞 [2] 区域战略差异 - 中国台湾实施"T-1"政策 最先进制程(3nm/2nm)保留本土 次先进技术(4nm)才允许出口 [3] - 欧洲缺乏明确半导体发展规划 建议依托现有优势领域如ASML主导的EUV设备产业 [3][4] - 台湾官员具备专业半导体背景 战略连贯性远超其他地区 [3] 人工智能影响 - AI成为当前复苏唯一驱动力 云计算公司资本支出同比增加48% 挤压其他领域供应 [5] - 数据中心市场占比达38% 未来可能扩张至58%-68% 进一步加剧行业结构性失衡 [5] - 行业需警惕过度依赖单一指标 应关注供应链底层数据而非企业乐观情绪 [4] 产能与需求矛盾 - 台积电产能利用率仅73% 远低于预期满负荷状态 与新建晶圆厂形成矛盾 [2] - 传统需求指标(智能手机/云计算)失效 产量增长与盈利增长出现背离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