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必看!中考“减负”元年,各地改革迎来大变化,超详细解读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7-03 17:50

中考改革核心趋势 - 北京中考总分从670分降至510分,统考科目减至6门,考试时间由3天缩减为2天,降低备考压力[1][4][5] - 数学压轴题保持新定义题型,但难度未显著提高,倒数第三道代综题创新题型体现灵活性[1][4] - 道德与法治首次开卷考试,题目设计灵活,增加现实情境和判断题量[4][10] 科目调整与分值变化 - 语文、数学、外语分值均为100分,物理、道德与法治80分,体育50分[4] - 体育分值权重持续提升,北京2025年体育占50分,2029年将增至70分[11][12] - 广州2027年中考改革中,语数英分值增加(语文英语120→140分,数学120→150分),道德与法治、历史、化学分值降低[13] 跨区域改革动态 - 河南2025年起取消生物、地理全省统考,历史与道德与法治实行合场考试[6][7] - 陕西西安2026年取消化学、生物、地理计分,计分科目由10门减至7门[8] - 山东烟台计分科目总分由840分降至570分,日照由730分降至650分并优化选科规则[8] 命题与素养导向 - 物理试题融入生活场景(乘船游览、热棒技术)和科技前沿(新能源汽车、航天技术)[5] - 开卷考试推广至十余省市,安徽允许语文考试携带字典,注重知识运用能力而非机械记忆[10] - 作文和英语阅读引入科学主题(如北京"一堂科学课"、重庆仿生鱼材料),强化跨学科素养[14] 政策与教育目标 - 中办、国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提出推进中考改革,实施"沃土计划"和"脱颖计划"培养创新人才[13][14] - 改革旨在通过减少机械训练、增加体育和开放性题目,推动减量提质增效,回归核心素养[5][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