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平面红外干燥:锂电前段成本新解
高工锂电·2025-07-03 20:17

行业现状与痛点 - 锂电制造前段工艺中涂布后的干燥环节是当前最"重"的部分,烘箱长度达六七十米,配套热风系统占地超4000平方米,成为厂房中最大占地部分之一 [2] - 热风干燥技术虽成熟且兼容性强,但在能耗、碳排放和调控效率方面存在提升空间,目前仍被广泛应用 [2] - 干燥环节在锂电整体碳排占比中达15%,年产1.5TWh电池的干燥环节碳排量超2300万吨,按25美元/吨碳价测算潜在成本近6亿美元 [6] 新技术解决方案 - 雷索新材料推出平面红外干燥系统,采用自研石墨烯发热源和中长波红外辐射,构建大面积贴合式模组结构,红外转化效率超80% [6] - 系统支持200~300℃温区加热,模组可拼装并兼容正负极、隔膜、底涂等多种工艺段 [6] - 相比传统热风系统,红外技术实现节能50%以上、干燥效率提升40%以上、烘箱长度缩短30%~50% [7] - 红外模组为全封闭结构,设计寿命超2万小时,已开发高功率型、水性材料适配型、防爆型等多种型号 [7] 技术应用进展 - 自2022年产业化以来已交付超200套系统,模组总数超3万片,服务20余家客户,覆盖新增设备预装和旧系统改造 [8] - 在凹版底涂(2022年替代导热油系统)、负极涂布(2023年纯红外替代)、隔膜涂布(2023年批量部署)领域完成验证,正极涂布方案预计2025年上线 [9] - 隔膜和负极项目中红外系统可独立运行不依赖辅助热源,显著提升干燥效率或通过缩短烘箱节约厂房空间 [9] 系统优势与行业影响 - 100%电驱架构可无缝对接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提供绿色能源接入方案 [9] - 取消锅炉和管网系统使厂房空间利用率跃升,设备维护成本降低30%以上 [9] - 全电加热方案规避海外天然气供热审批壁垒,减轻跨国部署周期负担 [9] - 该技术正重塑锂电干燥环节技术范式,将成为海外规划、碳排推演和工艺节能评估的关键变量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