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债发行概况 - 自5月科技创新债券政策落地至7月3日,全市场已发行419只科创债,规模超6200亿元[1] - 银行作为新增发行主体,发行27只科创债,规模达2200亿元[1] - 科创债2.0时代通过扩容发行主体和完善配套机制推动市场扩容[1] 发行主体结构 - 中央国企发行3118.32亿元,占比49.90%,地方国企发行2260.57亿元,占比36.18%[3] - 民营企业、公众企业和集体企业合计发行870.10亿元,占比13.92%[3] - 发行人主体评级均不低于AA,其中AAA级债券占比74.70%[4] 银行主导发行 - 23家银行机构发行科创债2241亿元,建设银行以300亿元规模居首[4] - 国有大行如国家开发银行、工商银行等均发行200亿元[4] - 6月起中小银行如重庆银行、南京银行等加入发行队伍[5] 发行利率优势 - 比亚迪发行的50亿元科创债利率低至1.47%[7] - AAA级科创债加权平均利率较同等级非科创债低5-47个基点[7] - 科创债平均发行成本低于同期限债券,为科技创新注入低成本资金[7] 资金用途分析 - 商业银行募集资金主要用于科技贷款投放和资管渠道投资[10] - 证券公司资金聚焦科技创新领域股权投资、创投基金等[10] - 科技型企业资金多用于偿债或补充流动资金,直接用于项目建设的较少[11] 政策支持与创新 - 民营股权投资机构通过"央地合作"模式实践风险分担工具[5] - 科创债新政策降低中小科技企业发债门槛,支持长期限债券匹配研发周期[11] - 科创债成为推动产业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9][10]
持续放量!科创债发行规模超6200亿元
证券时报·2025-07-03 2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