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杀死了破折号,也绞杀了语文。
数字生命卡兹克·2025-07-04 02:17

社交媒体AI内容识别现象 - 破折号"——"被大量用户视为AI生成内容的标志性符号,导致部分社交媒体用户直接屏蔽含该符号的帖子[1][2] - 双引号与特定句式(如"不是XXX,而是XXX")同样成为识别AI内容的关键特征,引发用户对这类符号的排斥[6][7] AI语言特征分析 - 大语言模型倾向于过度使用破折号以实现解释、转折等复杂逻辑表达,模仿论文等高质量文本的写作风格[8][9] - 双引号被AI用于强调概念或制造虚假专业感,但实际呈现机械化的"高级词汇堆砌"效果[14][16] - 斯蒂芬·金等传统作家曾将破折号作为重要写作风格工具,但当前AI滥用导致该符号被污名化[10][12][13] 语言识别机制演变 - 破折号+双引号组合成为低成本识别AI的"示播列"(Shibboleth),类似军事口令的敌我识别系统[23][26][27] - 该机制虽高效但存在误伤,迫使传统写作群体放弃成熟表达方式以自证人类身份[28][29] 语言表达退化趋势 - 形成AI模仿人类优质表达→人类简化语言避嫌→AI学习简化表达的闭环,导致语言丰富性丧失[32][33][35] - 未来人类表达可能向含错别字/语气词的口语化模式退化,如"卧槽...你懂的"等非规范句式成为安全区[42][43][44] 行业影响 - 内容平台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优质写作者被迫适应低信息密度的表达范式[19][36] - AI训练数据与人类表达形成动态博弈关系,持续改变数字内容生产标准[34][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