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再获超5亿融资,中国版Figure AI,发布国内首款全力控人形机器人!
Robot猎场备忘录·2025-07-03 22:33

产品发布与性能 - 千寻智能首款人形机器人Moz1于7月1日正式发布 刷新具身智能新高度 [1] - Moz1在办公场景中自主完成清理会议室 包括整理物品 更换纸巾 擦拭黑板等多项任务 [2] - 2024年9月10日公司发布半身人形机器人Demo 展示多任务连续泛化能力 成为中国首个实现该技术的具身模型机器人 [23] - 3月17日公司发布自研VLA模型Spirit v1 实现叠衣服全流程操作 攻克柔性物体长程操作难题 [25] - Spirit v1模型实现从抓取到堆叠的全流程叠衣操作 状态空间复杂度是倒水任务的100倍 [26] 融资历程与资本青睐 - 公司成立1年完成4轮融资 累计金额超7.28亿元 [6] - 2024年3月完成种子轮融资 由顺为资本领投 绿洲资本跟投 [6] - 2024年8月完成天使轮融资 弘晖基金领投 累计融资近2亿元 [6] - 2025年3月31日完成5.28亿元Pre-A轮融资 P7领投 多家知名机构参投 [6] - 华为旗下哈勃投资在Pre-A轮新增持股1.4323% 完成具身智能领域投资首秀 [7] 核心团队与技术优势 - 创始人韩峰涛师从丁汉院士 曾任珞石机器人联合创始人兼CTO [12] - 联创高阳为清华大学助理教授 UC Berkeley博士 具身智能领域顶尖学者 [12] - 团队汇聚UC Berkeley CMU 清华北大等顶尖院校人才 以及小米华为等企业精英 [18] - 公司坚持软硬一体全栈路线 具备AI工程化能力 被称为"中国版Figure AI" [19][20] - 首席科学家高阳强调软硬协同是核心 算法与硬件响应需无缝衔接 [21] 行业地位与商业化 - 公司是全球第二家能挑战全流程叠衣任务的企业 仅次于Physical Intelligence [29] - Physical Intelligence在2024年11月完成4亿美元融资 估值超170亿元 [29] - 聚焦智能制造 物流 康养等高附加值领域 已完成80+场景调研 计划2025年交付数百台产品 [31] - 全球具身智能领域公司超200家 千寻智能是少数同时布局大模型和本体的代表企业 [32] - 行业共识软硬一体全栈路线是未来 仅做大脑或本体的企业难以长期存活 [33] 技术突破与学术背景 - 高阳团队在具身智能领域发表多篇标志性论文 [13] - 高阳为"UC Berkeley归国四子"之一 其他三位为吴翼 许华哲 陈建宇 [16] - 公司联手清华 北大 浙大等高校制定毕业生定向培养计划 [18] - 前字节跳动AI技术专家解浚源加入 负责具身大模型研发 [18] - 联创郑灵茵曾带领珞石机器人海外事业部实现15%海外销售占比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