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师从诺奖得主David Baker,杨为博士全职加入深圳医学科学院,聚焦于从头设计蛋白质药物
生物世界·2025-07-04 18:05

杨为博士职业背景与研究领域 - 杨为博士于2019年在清华大学获得生物学博士学位,导师为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专家来鲁华教授[2] - 2019-2025年在华盛顿大学蛋白质设计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为202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David Baker教授[2] - 专注于开发全新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计算设计方法,应用于免疫调控和肿瘤免疫治疗领域[2] 蛋白质药物设计课题组研究方向 - 结合最新蛋白质计算设计方法前沿,形成算法开发-高通量验证-迭代优化闭环[3] - 开发全新药用蛋白质设计方法及验证平台,为蛋白质药物开发提供技术支撑[3] - 设计高选择性生物大分子用于癌症免疫治疗,提高靶向性并降低系统毒性[3] 癌症免疫治疗靶点研究 - CTLA-4、PD-1、LAG3、PD-L1等抑制性受体及IL2-R、IL10-R、TGFbRII等细胞因子受体是重要治疗靶点[10] - 免疫调控网络复杂性和联合疗法需求推动对多靶点高亲和力蛋白质结合剂的开发[10] - 含免疫球蛋白折叠结构的靶点因表面凸起特性,传统方法难以设计有效结合剂[10] 5HCS支架技术创新 - 开发专门针对凸面免疫球蛋白折叠靶点的5螺旋凹面支架(5HCS)[11][12] - 成功设计靶向TGFβRII、CTLA-4和PD-L1的结合剂,亲和力达低纳摩尔至皮摩尔级[11] - 晶体结构显示TGFβRII和CTLA-4结合剂与设计模型高度吻合,具备治疗应用潜力[11] 代表性研究成果 - 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靶向免疫调节受体的高亲和力结合剂设计研究(2025)[5][19] - 开发能特异性结合TGFβRII、CTLA-4和PD-L1的5HCS结合剂[13][15][18] - 前期在Comput Struct Biotechnol J等期刊发表蛋白质界面螺旋结合位点发现等基础研究[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