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而美法案落地,美国新能源补贴“悬崖式”退场
高工锂电·2025-07-04 19:41

美国OBBBA法案对新能源产业的影响 - 法案核心是通过永久性延长2017年减税政策并引入新消费者税收优惠刺激经济 资金缺口5000亿美元来自废除《通货膨胀削减法案》(IRA)的清洁能源和电动汽车激励措施[2] - 标志着美国从政府主导的产业投资驱动模式转向消费驱动的财政刺激模式[2] - 与欧洲新能源补贴转向"精准调控"不同 OBBBA彻底抽离对新能源产业的政府扶持根基[3][4] 新能源行业具体冲击 - 风电光伏领域 项目须在2027年底前"投入使用"(原为"开工建设")才能获得税收抵免 行业认为大多数新项目"几乎不可能实现"[6] - 预测美国新增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将削减57%-72%[7] - 电动汽车7500美元新车及4000美元二手车税收抵免将于2025年9月30日终止(原定2032年)[7] - 市场下调2025年美国电动车渗透率预测至12%(较先前预期腰斩)[9] 供应链与国际贸易限制 - 美国对越南进口商品统一征收20%关税 关闭中国电池企业产能转移"避风港"[10][12] - 国轩高科越南电芯工厂已投产 豪鹏科技越南工厂2025Q1量产 欣旺达2024年宣布越南建厂[12] - 引入"被禁止的外国实体"(PFE)制度 比IRA的FEOC规则更严苛 限制知识产权许可和技术合作[13][14] - 禁止使用与PFE签订的价值超100万美元合同所许可的技术 针对如福特-宁德时代技术许可模式[14] 企业反应与市场格局重塑 - 摩根士丹利将福特/通用从"有吸引力"下调至"与市场持平" 摩根大通下调目标价[15] - 通用汽车将投资从EV转回V8发动机 Stellantis取消伊利诺伊州电池厂计划[15] - 福特坚持推进宁德时代技术许可的BlueOval电池项目[15] - 政策转向变相奖励丰田等混动战略保守者 惩罚现代/福特/通用等电动化先行者[16] 产业生态与投资风险 - IRA创造的"电池带"生态系统(5220亿美元未完全上线投资)面临沦为"锈带"风险[17][18] - 佐治亚/南卡罗来纳/密歇根/德克萨斯等"电池带"核心州风险最集中[18] - 中国锂电产业面临海外市场需求蒸发、越南布局受阻、技术授权受限三重压力[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