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GPU行业现状 - 摩尔线程与沐曦两家国产GPU公司于6月30日同一天递交科创板IPO申请,正式冲刺上市 [3] - 两家公司创始团队背景豪华:摩尔线程创始人张建中曾任英伟达全球副总裁,沐曦创始人陈维良来自AMD并主导多代核心产品研发 [3] - 上市前估值分别达到246.2亿元和210亿元,已进入"独角兽"行列 [4] - 行业现状显示国产GPU从"可用"到"好用"仍有相当长距离 [4] 财务表现与研发投入 - 摩尔线程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4608万元、1.24亿元、4.38亿元,同期净亏损18.40亿元、16.73亿元、14.92亿元 [5] - 摩尔线程三年研发投入38.1亿元,是同期营收的6倍多 [5] - 沐曦2022-2025Q1营收分别为42.64万元、0.53亿元、7.43亿元、3.20亿元,净利润分别为-7.77亿元、-8.71亿元、-14.09亿元、-2.33亿元 [5] - 两家公司过去三年合计亏损82亿元 [6] 产品与技术进展 - 摩尔线程已推出四代GPU架构,形成"芯片-板卡-一体机-集群"四条产品线 [10] - 自主研发MUSA架构提升应用可移植性,是GPGPU产品不具备的特性 [11] - 桌面级显卡MTT S80性能接近英伟达RTX 3060,已适配近千款游戏 [12][13] - 沐曦专注训推一体和通用计算芯片,全部基于自主研发GPU IP和指令集 [13] - 沐曦MXC500曦云FP32算力15TFLOPS(英伟达A100为19.5TFLOPS),MXN100 INT8算力160TOPS(A100为624TOPS) [13] - 沐曦截至2025Q1 GPU产品累计销量超25000颗 [15] 市场表现与挑战 - 摩尔线程客户复购率低,2022-2024年仅极致电子连续采购 [17] - 2024年前五大客户贡献98.16%主营业务收入 [18] - 沐曦2025Q1第一大客户超讯通信占营收39.95%,存在压货疑虑 [21] - 国产GPU仍处于"可用"阶段,与国外产品存在差距 [22] - Fabless模式面临中芯国际先进制程产能紧张问题 [23] - 代工产能竞争激烈,涉及国家信创单位、大厂关联企业等 [23]
国产GPU爆发,但“中国英伟达”言之过早
虎嗅APP·2025-07-04 2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