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OpenAI和Anthropic作为AI模型制造商增长迅猛,年化营收分别达120亿美元和40亿美元,估值倍数显著低于应用层公司(15-25倍 vs 70-116倍)[1][2][3] - 两家公司正利用模型优势向应用领域扩张,可能冲击估值过高的应用层初创企业[1][6] - 行业估值分化明显:模型商估值相对保守,而应用层公司如Perplexity(116倍)、Harvey(70倍)存在泡沫风险[3][4] - 模型制造商被视为创造新行业的基础设施提供者,类似Stripe在支付领域的生态地位[5] 增长数据 - Anthropic年化营收从年初水平增长4倍,提前半年达成40亿美元目标[2] - OpenAI年化营收突破100亿美元,全年预期120亿美元[2] - Perplexity年经常性收入从1500万美元(2024年3月)飙升至1.2亿美元(约1年后)[4] 估值对比 - Anthropic估值615亿美元(15倍年化营收)[2] - OpenAI估值3000亿美元(25倍年化营收)[2] - 上市软件公司估值中位数15倍,但增长率仅11%(远低于模型商)[3] - 应用层初创公司Sierra估值达年收入的200多倍[7] 竞争策略 - 模型商模仿云计算厂商策略:先建基础设施,再渗透应用层(如OpenAI开发AI代理,Anthropic推出Claude Code编程助手)[6] - 面临Meta开源Llama等低成本替代品的竞争威胁[7] - 核心优势在于构建生态系统的能力,如Stripe在支付领域的护城河[5] 行业动态 - AI领域投资热度高:成立5个月的Thinking Machines Lab获20亿美元融资(无产品/收入)[1] - 模型商与应用层公司的估值逻辑差异:前者基于实际收入,后者基于颠覆潜力(如Perplexity对标谷歌)[4][5] - 行业仍处早期阶段,增长可持续性存疑(资金消耗快/开源竞争/用户预期管理)[7]
速递|大模型比应用估值便宜?OpenAI、Anthropic增速碾压同行却估值倍数低
Z Potentials·2025-07-06 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