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时报观察丨基金清盘频频 一场扩大有效供给的变革
证券时报·2025-07-07 08:02

纵观这些清盘基金,多数倒在规模不足的硬门槛下,这背后是投资者"用脚投票"的理性选择。在利率下行 与权益市场波动加大的背景下,资金加速流向能创造长期回报的产品。今年上半年,业绩排名后20%的主 动权益基金平均规模较上年大幅缩水,而业绩排名前20%的产品份额则大幅增长。在优胜劣汰机制下,投 资者赎回行为成为清盘的重要推手,这也恰恰是市场有效性的体现。 清盘也是市场机制自我纠偏必经的阵痛。今年上半年,全市场公募基金数量持续扩容,逼近1.3万只,但 其中规模不足5000万元的"迷你基"超1600只,产品过剩引发资源配置失衡,清盘实质是市场对无效供给 的自动矫正。另外,监管层近年来持续优化基金退出机制,鼓励"僵尸产品"主动清盘,基金公司也被迫放 弃"保壳"策略,主动清盘低效产品,将资源转向具有竞争力的战略性产品,这也间接促使行业从"重首 发"向"重持营"转型。 通过清盘,一些同质化严重的主题产品、策略失效产品等低效供给减少,促进了基金结构的优化,推动资 金向新质生产力主题集聚。另外,部分头部公司以主动收缩产品线的方式守住核心产品线,尾部公司被迫 退出低效赛道,行业资源得以向优质基金倾斜,推动投研能力与投资者需求深度匹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