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深度 | 人形机器人前瞻系列之新型减速器:摆线减速器有望成为人形机器人新的迭代方向【国信汽车】
车中旭霞·2025-07-07 08:55

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现状 - 人形机器人已从产品定义阶段进入功能实现和商业化落地阶段,后续迭代重心围绕软硬件升级及耦合优化 [2] - 当前多数产品完成基础运动和轻负载功能实现,但距离大规模商用仍有提升空间,硬件迭代方向包括高负载、轻量化、高散热、低能耗等 [2] - 预计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用新型减速器市场空间超140亿元,渗透路径将从下肢→腰髋→一般部位逐步推进 [5][6] 减速器技术路线比较 - 当前主流关节方案:行星减速器结构简单成本低但精度不足,谐波减速器精度高但负载能力弱,RV减速器负载强但体积重量大 [4][25] - 摆线减速器综合优势:较行星精度更高,较谐波负载更强,较RV体积更小,具有传动比大、效率高、承载强等特点 [4][22][64] - 技术指标对比:谐波在腕部等小空间优势明显,RV适合重负载部位,行星多用于灵巧手,摆线针轮在腰髋部位潜力突出 [23][25] 摆线减速器技术壁垒 - 设计壁垒:齿廓修形方案复杂,需平衡啮合间隙与传动精度,修形量不当会导致零件卡死或精度下降 [63][66] - 工艺壁垒:零件数量多且加工精度要求高,需磨齿机、磨床等昂贵设备(单台价格数百万至千万级) [67] - 材料壁垒:常采用GCr15高碳铬轴承钢,需配套热处理工艺 [67] 行业竞争格局 - 外资主导:哈默纳科占谐波市场80%份额,纳博特斯克占RV市场61%份额,德日品牌垄断高端领域 [69][71] - 国产替代进展:绿的谐波国内份额达25%,双环传动RV份额14%,价格较外资低50%左右 [74] - 新兴玩家布局:科盟创新推出PEEK轻量化摆线减速机,动易科技开发背隙仅1弧分的一体化模组 [80][84] 产业链投资机会 - 车端技术迁移:汽车齿轮/差速器厂商凭借磨齿、锻造等工艺积累,有望切入机器人减速器领域 [8][17] - 重点公司布局: - 双环传动:RV减速器打破外资垄断,谐波减速器批量供货,新能源车齿轮市占率超70% [105][111] - 精锻科技:差速器总成价值量翻倍,泰国基地2025年投产,布局机器人关节模组 [153][163] - 福达股份:成立机器人事业部,开发行星减速器并投资丝杠企业长坂科技 [147] - 蓝黛科技:参股关节企业泉智博,合作研发一体化关节核心部件 [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