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车中旭霞
icon
搜索文档
沪光股份系列八-三季报点评:单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4%,积极布局机器人线束、无人机线束等新品类【国信汽车】
车中旭霞· 2025-11-05 11:24
| 沪光股份系列 车中旭霞 | | --- | | 行业深度: | | 《华为汽车行业专题:三种模式赋能车企,打造中国智能汽车品牌》-2024-03-14 | | 公司深度: | | 《 沪光股份(605333.SH)-汽车线束领先企业,国产替代加速》-20240616 | | 公司点评: | | 《 沪光股份(605333.SH)-单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4%,积极布局机器人线束、无人机线束等新品类》-20251103 | | 《 沪光股份(605333.SH)- 单二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9%,积极布局无人机线束、机器人线束等新品类 》-20250910 | | 《 沪光股份(605333.SH)- 盈利能力持续提升,新能源客户线束项目持续放量》-20250430 | | 《 沪光股份(605333.SH)-单四季度归母净利润高增长,新能源客户线束产品持续放量》-20250122 | | 《 沪光股份(605333.SH)-单三季度归母净利润高增长,新能源客户线束项目持续放量》-20241102 | | 《 沪光股份(605333.SH)-单二季度量利双增,新能源客户项目持续放量》-20240830 | 202 ...
汽车智能化月报系列二十九:小马智行和文远知行冲击港股上市,均胜电子再获50亿元汽车智能化全球订单【国信汽车】
车中旭霞· 2025-11-05 11:24
行业核心观点 - 汽车智能化技术加速渗透,2025年8月乘用车L2级以上功能渗透率达33.3%,同比提升18个百分点 [8] - 自动驾驶商业化进程提速,多家公司推进Robotaxi服务落地及L4级技术合作 [5][13][17] - 供应链关键环节技术迭代加速,高像素摄像头和高算力芯片占比显著提升 [7][8][54] 行业新闻与动态 - 特斯拉计划在2025年底前将Robotaxi服务扩展至8-10个区域,并在美国奥斯汀率先落地全无人化运营 [5][13] - 自动驾驶公司小马智行和文远知行开启招股,均拟于2025年11月6日在港交所上市 [5][15][16] - Stellantis与英伟达、优步和富士康达成新合作,旨在基于其“自动驾驶就绪平台”联合研发并部署L4级自动驾驶汽车,以推出全球Robotaxi服务 [5][17] - 九识智能完成由蚂蚁集团领投的B4轮1亿美元融资,B轮融资总额达4亿美元,资金将用于无人驾驶技术研发及全球市场拓展 [5][21][22] - 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发布新规征求意见稿,支持车内全无人测试、建立异地测试结果互认机制并放宽路测门槛,以推动高阶自动驾驶产品落地 [27] 高频核心数据更新 智能驾驶渗透率 - 2025年8月,乘用车行业L2级以上渗透率为33.3%,同比+18pct,环比+3pct;高速NOA渗透率为33.4%,同比+20pct;城区NOA渗透率为14.2%,同比+5pct [8] - 2025年1-8月累计,乘用车标配L2级以上功能的渗透率为25%,同比+11pct [59][64] - 分价位看,2025年8月,25-35万元价格区间乘用车的L2级以上功能渗透率最高,达93% [66] 感知层-传感器 - 2025年8月,乘用车前视摄像头渗透率为67.8%,同比+10pct,其中800万像素摄像头占比达43.8%,同比大幅提升27pct [7][49] - 乘用车激光雷达渗透率为10.4%,同比+4.3pct;2025年上半年激光雷达供应商市占率前三位为华为(40%)、禾赛科技(28%)、STJC(24%) [8] 决策层-域控与芯片 - 2025年8月,乘用车驾驶域控制器渗透率为33.2%,同比+18pct [7][8] - 驾驶域控制器中,英伟达芯片占比达57.2%,同比提升26.8个百分点,占据主导地位;地平线和华为芯片占比分别为10.1%和9.8% [7][8][54] 智能座舱与网联 - 2025年8月,10寸以上中控屏、HUD、座舱域控制器的渗透率分别为85%、20%、41.1% [9] - OTA和T-BOX的8月渗透率分别为77.2%和67.1% [10] 主要车企动态与数据 特斯拉 - 特斯拉FSD累计行驶里程已达约60亿英里,其中2025年第三季度车主在FSD模式下累计行驶里程超过13亿英里 [34] - 特斯拉已开始向中国车主分批次推送包含城市道路Autopilot自动辅助驾驶功能的软件更新(2024.45.32.12) [28][29][32] 蔚来汽车 - 蔚来发布神玑NX9031芯片,称其算力打平行业旗舰芯片满血版,带宽为546GB/s,是行业旗舰的两倍,可并行处理25路高清摄像头和激光雷达数据 [38] - 2025年9月,蔚来公司交付新车34,749台,同比增长64% [38] 小鹏汽车 - 2025年9月,小鹏汽车交付新车41,581台,同比增长95%,单月交付量创历史新高;2025年1-9月累计交付313,196台,同比增长218% [41] 理想汽车 - 截至2025年9月30日,理想汽车历史累计交付量达1,431,021辆 [44] - 理想辅助驾驶累计用户达40万人,累计行驶里程53.7亿公里,VLA月度使用率为91% [44] 鸿蒙智行 - 2025年9月,鸿蒙智行全系交付新车52,916台,累计交付突破95万台 [45] - 国庆出行期间,其辅助驾驶总里程达2.3亿公里,用户活跃度为90.8% [45] 供应链与合作进展 - 均胜电子新获汽车智能化项目定点,预计全生命周期订单总金额约50亿元,涉及智能辅助驾驶域控制器、智能座舱多联屏等产品,计划2026年底开始量产 [5][20] - 禾赛科技宣布2026至2027年将继续作为核心战略供应商与小米汽车深化合作 [5][19] - 地平线HSD(Horizon SuperDrive)高阶城区辅助驾驶系统在星途ET5和深蓝L06上实现量产首秀 [18] - 博世中阶智能辅助驾驶方案已于2025年上半年获得多家车企定点,并于10月迎来批量交付 [26]
华阳集团系列二十一-三季报点评:单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31%,汽车电子和精密压铸业务高增长【国信汽车】
车中旭霞· 2025-11-05 11:24
华阳集团系列 车中旭霞 深度报告 《国信证券-华阳集团-002906-深度报告:汽车电子核心企业,打造智能座舱全生态》——20220609 点评报告 《国信证券-华阳集团-002906-三季报点评 :单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31%,汽车电子和精密压铸业务高增长》——20251101 《国信证券-华阳集团-002906-中报点评 : 单二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9%,汽车电子和精密压铸业务持续增长 》—— 20250824 《国信证券-华阳集团-002906-一季报点评 : 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5%,汽车电子和精密压铸产品持续放量》——20250429 《国信证券-华阳集团-002906-年报点评 : 单四季度收入同比增长42%,汽车电子产品量价双升》——20250401 《国信证券-华阳集团-002906-三季度业绩点评:单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54%,汽车电子新产品、新客户持续放量》—— 20241101 《国信证券-华阳集团-002906-三季度业绩预告点评:单三季度归母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41%-62%,汽车电子收入同比大幅增 长》——20241016 《国信证券-华阳集团-002906-中报点评:单二季度净利润同 ...
星宇股份系列五十五-三季报点评:单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3%,积极布局机器人领域相关业务【国信汽车】
车中旭霞· 2025-11-05 11:24
星宇股份系列 车中旭霞 行业深度: 《国信证券车灯行业专题之五:车灯行业技术趋势、市场空间及竞争格局》——20230605 《车灯行业专题之四:LED加速渗透,电动智能驱动车灯技术升级》——20210604 《国信证券车灯行业系列深度之二:车灯行业的竞争格局》——20181023 《国信证券车灯行业深度:车灯的市场空间、技术升级与企业布局》——20180817 公司深度: 《星宇股份(601799.SH):自主车灯龙头的复盘与展望》——20240301 《星宇股份(601799.SH):百年小糸复盘,星宇的机遇与挑战》——20191014 《星宇股份(601799.SH):好行业+好格局+好公司,具备全球车灯龙头潜质》——20171204 《星宇股份(601799):主业稳健,转型可期》——20150901 跟踪报告: 《国信证券车灯行业跟踪点评之三:从2020款迈腾看ADB车灯渗透率》——20191223 《国信证券车灯行业跟踪点评之二:从长城新款VV6看车灯行业技术革命》——20190802 《国信证券车灯行业跟踪点评:车灯往何处去?"照明、信号、感知"》——20190704 公司点评(财报点评之外): ...
松原安全系列七 -财报点评:被动安全系统持续放量,三季度利润同比增长51%【国信汽车】
车中旭霞· 2025-11-03 22:49
核心观点 - 公司作为汽车安全带国产领军企业,受益于被动安全系统产品全方位持续放量、降本增效及规模效应释放,业绩实现高速增长 [1][2] - 公司通过品类拓展(安全气囊、方向盘)成功提升单车价值量,并跟随自主品牌车企崛起大势,加速自主崛起 [1][5][8] 财务业绩表现 - 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8.3亿元,同比增长40.0%,归母净利润2.6亿元,同比增长37.9% [2][9] - 单三季度(25Q3)实现营收6.9亿元,同比增长35.4%,环比增长12.1%,归母净利润1.02亿元,同比增长50.9%,环比增长15.9% [2][9] - 单三季度扣非净利润1.01亿元,同比增长65.2%,环比增长16.1% [2][9] 盈利能力与成本控制 - 25Q3毛利率为29.1%,同比持平略增,环比基本持平 [4] - 费用率管控向好,25Q3销售费用率1.2%,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3.4%,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 [4] - 未来成本优势预计通过产品爬坡上量、关键部件(织带、气囊布、OPW)规模量产及气体发生器自制、智能化工厂打造进一步突显 [4] 行业格局与公司定位 - 全球乘用车被动安全市场规模预计超1000亿元,行业为寡头垄断,龙头奥托立夫占全球约43%份额 [6] - 公司目前约占全球1%份额,规模尚小,但有望凭借成本优势和服务响应速度,跟随国产车企成长 [6] 产品线与单车价值量 - 公司安全带产品单价从2017年的36元提升至2024年的59元,随着高性能安全带占比提升,价值量将持续提升 [14] - 安全气囊和方向盘业务于2023年下半年开始放量,气囊总成单价约153元/套,方向盘单价为188元/套 [8][14] - 产品线拓展使单车价值量从约200元,部分车型提升至500-800元,并进一步向1000-1500元提升 [8] - 公司可转债拟投入产品以单价较高的缝皮方向盘为主(平均267元/套),产品结构变化将进一步提升单车价值量 [14] 新产品与客户拓展 - 公司持续开拓新品,遮阳板气囊预计2026年量产,远端气囊预计2025年下半年量产 [8] - 公司具备生产多种气囊产品的能力,包括主驾气囊、副驾气囊、座椅气囊、侧气帘、膝部气囊等 [14]
蓝黛科技-三季报点评: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69%,机器人业务稳步推进【国信汽车】
车中旭霞· 2025-11-03 22:49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7.9亿元,同比增长6.6%,归母净利润1.7亿元,同比增长64.4%,扣非归母净利润1.4亿元,同比增长127% [3][8] - 单季度看,25Q3营收10.4亿元,同比增长3.8%,环比增长10.6%,归母净利润0.61亿元,同比增长69.4%,环比增长7.0%,扣非净利润0.51亿元,同比增长115.4%,环比增长11.9% [3][8] - 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汽车零部件业务的订单释放以及盈利能力的持续提升 [3][8] 盈利能力与费用管控 - 25Q1-3公司毛利率为16.7%,同比提升3.4个百分点,净利率为6.2%,同比提升2.2个百分点 [4] - 25Q3单季度毛利率为17.0%,同比提升1.9个百分点,净利率为5.9%,同比提升2.3个百分点 [4] - 25Q1-3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5%/3.2%/3.9%,25Q3三项费用率分别为1.6%/2.9%/4.7%,整体费用管控相对稳定 [4] - 盈利能力提升主要系新能源业务放量带来规模效应以及公司持续推进提绩增效和降本工作 [4] 分业务进展 - 25H1汽车零部件业务营收9.5亿元,同比增长33.2%,毛利率17.4%,同比提升2.7个百分点 [5] - 25H1动力传动业务营收9.6亿元,同比增长20.6%,归母净利润0.7亿元,同比增长48.3%,新能源销售占比持续提升 [5] - 25H1电子元器件业务营收7.9亿元,同比小幅下降3.9%,但毛利率15.0%,同比显著提升5.6个百分点 [5] - 公司在传统燃油车平衡箱总成、变速器总成等领域深耕优质客户,并已设立泰国子公司以加速海外市场拓展 [5] 机器人新业务布局 - 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投资参股无锡泉智博,双方围绕机器人一体化关节及其核心零部件开展研发、生产等合作 [6] - 公司计划将自身在汽车传动系统的技术沉淀和精密零部件量产能力与泉智博的智能控制相结合,打造智能一体化关节模组产品 [6] - 机器人一体化关节模组产品被定位为公司新的发展增长点 [6]
宇通客车系列五十七-三季报点评:盈利能力稳健,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79%【国信汽车】
车中旭霞· 2025-11-03 22:49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达263.7亿元,同比增长9.5%,归母净利润为32.9亿元,同比增长35.4% [3][8]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营收102.4亿元,同比增长32.3%,环比增长5.4%,归母净利润13.6亿元,同比增长79.0%,环比增长14.9% [3][8] - 2025年第三季度扣非后净利润为10.7亿元,同比增长66.8%,环比增长17.4% [3][8] 盈利能力与费用管控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24.0%,环比提升1.0个百分点,盈利能力稳定 [5] - 2025年第三季度销售费用率为3.3%,同比下降3.6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为1.7%,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为4.2%,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 [5]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为2.19亿元,主要系投资收益所得 [5] 业务驱动因素 - 业绩增长得益于国内需求企稳、出口业务放量以及持续的费用管控 [3][8] - 新能源出口放量是推动毛利率提升的主要边际贡献因素 [5] - 公司通过"技术+服务出口"创新模式,从"制造+销售产品"向"制造服务型+解决方案"定位升级,竞争力持续攀升 [7] 行业前景与公司战略 - 海外大中客年销量约28万辆,新能源渗透率不足10%,对比国内具备较高提升空间 [7] - 公司海外市场布局从亚洲、拉美、非洲等地区,向欧洲等客车工业发达地区拓展 [7] - 国内市场方面,公司通过风险管控和优选市场改善毛利,预计国内盈利有望回暖 [7] - 轻客新品已发布,有望进一步贡献增量 [5]
45页深度|无锡振华:冲压分拼伴随核心客户成长,精密电镀启动新增量【国信汽车】
车中旭霞· 2025-10-31 18:52
核心观点 四大业务板块架构清晰,掌握优质客户资源 无锡振华深耕汽车零部件业务三十余年,已构建起冲压零部件、模具、分拼总成加工和精密电镀四大业务板块。公司 2024年全年营收25.31亿元,2025年上半年营收12.87亿元;2023年毛利率回升,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增长至29.04%。 公司客户资源优质且基本盘稳固,深度合作上汽集团;为顺应汽车电动化趋势,积极拓展新势力客户,成功进入特斯 拉、理想汽车及小米汽车等车企供应链。公司2023年完成收购无锡开祥,布局精密电镀业务,目前正在切入功率半导 体领域。 冲压及分拼业务受益于核心客户的复苏与成长 公司冲压零部件生产能力与技术优势显著,通过模具自研自产,打通冲压产业链。核心客户上汽处于复苏中,尚界有 望带来新的自主品牌增量;开拓小米汽车、特斯拉、理想汽车等新能源客户,公司多区域布局产能,以应对未来客户 的需求;公司的产品、服务获得客户信任,随着重要新能源车企客户的新品和改款发布,公司有望持续提升在核心客 户端的收入规模。公司分拼总成加工业务主要客户为上汽乘用车,主要服务其旗下名爵、荣威、智己等品牌;分拼总 成加工业务受益于自主品牌崛起的大趋势。 精密电镀业务开 ...
深度 | 汽车玻璃行业专题-天幕之后,去向何方【国信汽车】
车中旭霞· 2025-10-27 22:38
汽车天幕市场发展趋势 - 汽车玻璃天幕化快速渗透,2024年国内天幕渗透率达18% [2][3][12] - 天幕后续升级方向聚焦解决隔热、隐私、交互三大痛点 [2][3] - 相较传统天窗和钢车顶,天幕玻璃在美学和空间表现上占优 [3][8] - 预计2030年国内天幕渗透率将提升至37%,市场空间达340亿元 [12][44] 天幕产品升级路径与市场空间 - 隔热天幕处于1-N阶段,解决防晒痛点,主流方案为物理遮阳帘和化学镀膜 [4][46] - 化学镀膜(LOW-E膜)单价约1500元,可隔绝98%以上紫外线和部分红外线,使车内温度降低7-8°C [4][38][50] - 镀膜天幕已下探至10万元级别车型,预计在天幕中的渗透率将从当前不足5%提升至2030年的33% [4][44] - 调光天幕处于0-1阶段,解决隐私痛点,主流技术方案为PDLC(含PDCLC)和EC [5][65] - 调光天幕单价在3000-10000元不等,当前在全景天幕中渗透率不足5% [5][65] - 预计2030年调光天幕市场规模达140亿元,PDLC和EC方案将加速上量 [5][70] - 显示级天幕尚处早期,远期潜力巨大,可集成氛围灯、显示屏等打造交互场景 [6][40][107] 天幕技术方案分析 - PDLC方案为物理变化,响应快、成本低,但仅有开/关两种状态,雾度较高 [69][72] - PDCLC为PDLC的改进方案,增加染料实现黑色调光,紫外线隔绝率达99% [69][79] - EC方案为化学变化,可无级调光,雾度低(<2%)、能耗低(0.4-1.0 W/m²),但响应较慢(<6分钟) [69][85] - LC方案响应快(<1秒)、颜色可定制,但成本高、热稳定性差 [90][91] - SPD方案成本最高,驱动电压超100V,仅用于少量豪华车型 [98][101] 天幕需求驱动因素 - 空间需求:天幕消除传统车顶压抑感,尤其适合新能源车(电池挤压车内高度) [17][33] - 美学需求:一体化玻璃强化整车流畅感和科技感 [18][33] - 成本优势:天幕取消天窗的机械结构(占成本30%以上),具备降本效果 [33][38] - 智能化趋势:玻璃作为交互媒介,可承接HUD、显示等功能 [6][40] 产业链与竞争格局 - 福耀玻璃全球市占率超36%,技术覆盖全域,兼容各家方案,有望赢家通吃 [12][61] - 镀膜核心环节(溶液配比、纳米颗粒喷溅等)掌握在福耀等Tier1手中 [4][61] - 调光膜供应商包括海优新材(PDCLC)、光羿科技(EC)、京东方(LC)等 [77][89][94] - 天幕爆发始于2020年特斯拉Model 3/Y的鲶鱼效应,现已被蔚来、比亚迪等广泛采用 [20][24] 细分市场数据 - 分价格带:2024年25-30万元车型天幕配置率近60%,50万元以上自主品牌接近100% [24] - 分能源类型:增程车型天幕配置率近90%,纯电车型提升至45% [27] - 单车价值量:传统天幕800-1000元,镀膜天幕升至1500元,调光天幕可达3000-10000元 [38][67]
福耀玻璃系列四十二-Q3业绩稳健增长,管理层平稳过渡【国信汽车】
车中旭霞· 2025-10-27 22:3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333亿元,同比增长18%,实现归母净利润71亿元,同比增长29% [4]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度实现收入119亿元,同比增长19%,环比增长3%,归母净利润23亿元,同比增长14%,环比下降19% [4]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37.9%,同比下降0.88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59个百分点,归母净利率为19.06%,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环比下降5.0个百分点,主要受会计准则变动及汇率波动影响 [6][19] - 2025年前三季度核心利润率为22.28%,同比提升1.14个百分点 [6][19]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 [29] 公司治理与战略 - 公司创始人曹德旺辞任董事长,担任董事及荣誉董事长,其子曹晖接任董事长,实现平稳换届 [7][32] - 公司核心竞争力形成于关键发展阶段:1987年成立合资公司、1995年专注主业打造品牌、1999年圣戈班退出后巩固国内布局、2004年自制浮法玻璃完善产业链、2015年加速出海、2020年成为全球龙头进入价量双升周期 [33] - 公司竞争优势来自规模效应、高自动化、垂直产业链整合及人力成本优势 [9] 市场地位与产能扩张 - 2024年公司汽车玻璃全球市占率超过36%,同比提升1.88个百分点,销量达1.5587亿平方米,可装配3600万辆汽车 [9][35]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汽车玻璃营收同比增长19%,增速超越国内汽车产量增速4个百分点 [14] - 公司积极在福清、安徽、北美等地扩产,福清规划投资32.5亿元建设2050万平方米产能,合肥规划投资57.5亿元建设2610万平方米汽车玻璃及两条浮法玻璃生产线 [36][37] - 北美俄亥俄州二期工厂针对镀膜天幕、夹层边窗等高附加值产品完善海外产线布局 [38][39] 产品升级与单车价值提升 - 汽车玻璃单车面积已达5平方米以上,成为单车应用面积最大的零部件,国内全景天窗渗透率达49%,全景天幕渗透率达18% [41] - 公司汽车玻璃单平方米价格从2020年的174元提升至2024年的229元,年复合增长率为7.0% [9] - 公司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持续提升,截至2024年底占比较上年同期上升5个百分点 [43] - 公司具备智能全景天幕玻璃、可调光玻璃、抬头显示玻璃等高附加值产品,单车配套价值有望从约1000元向2000-5000元水平增长 [8][48][49] 行业趋势与技术储备 - 汽车玻璃智能化演进加速,小米、蔚来、比亚迪等推动镀膜及调光天幕上车,宝马提出P-HUD概念 [8] - 公司研发投入从2010年的1.55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6.7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8.5%,研发团队超5600人 [43] - 公司在调光玻璃领域布局PDLC、热致变色和EC调光玻璃等多种技术,已搭载于岚图FREE、极氪001、广汽AION S PLUS、比亚迪海豹等车型 [46] - 前挡玻璃适配HUD需求持续增长,预计2021至2026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4% [47] 成本与运营效率 - 公司核心原材料重质纯碱价格持续下降,2025年第三季度国内价格维持在1300元/吨左右,同比去年同期的1600-2200元/吨明显下降 [24] - 公司后续有望持续受益于原材料价格低位及海运价格回落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