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对话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加快转型金融标准落地,直面绿色资产投融资痛点
证券时报·2025-07-07 12:43

中国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发展 - 中国正在制定新的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NDC)目标,将在第30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前发布,这将推动各地区、机构和企业编制新的低碳转型规划 [1] - 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将配合中国人民银行推动首批转型金融标准试用和落地,并支持第二批转型金融标准编制工作 [1][9] - 当前绿色金融无法全面支持高碳行业低碳转型,需构建转型金融框架引导社会资本 [1][9] 转型金融标准与产品创新 - 中国人民银行已编制煤电、钢铁、建筑建材、农业4个行业转型金融目录,另有7个行业正在编制 [9] - 浙江省湖州市已发布第二版转型金融目录,即将发布第三版 [9] - 当前转型金融产品以债务类工具为主(如转型贷款、债券),股权类和保险类工具较少,建议设立"转型基金"支持高质量转型企业 [10] 全球可持续金融发展现状 - 全球可持续投资规模达每年约3万亿美元,其中中国贡献约1.2万亿美元 [4] - 政府财政资金仅占全球可持续投资总额的10%,发达国家为发展中国家动员的气候资金不足1000亿美元(占全球需求不到2%) [4] - 美国"退群"可能导致私营部门气候融资信心不足,影响资金投入 [5] 国际标准与合作机制 - 中国与欧盟牵头编制的中欧共同分类目录(CGT)已被中国金融机构广泛用于境外绿色融资 [6] - 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准则已被约40个国家和地区接纳,中国已出台"中国版ISSB准则" [7] - 建议推动可持续金融国际平台(IPSF)扩容,覆盖更多国家 [6] 绿色资产代币化(RWA)应用 - 区块链技术可实时追踪绿色资产环境数据(如减碳量),解决数据真实性和可追溯性问题 [12] - RWA有助于防范"洗绿"风险,提升资产流动性和绿色声誉,中国香港地区已开始推动相关实践 [12] - 协鑫能科等企业已布局绿色资产RWA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