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股“杀猪盘”案件投诉量猛增300%
财联社·2025-07-07 18:47

诈骗手法分析 - 犯罪分子通过即时通讯应用和社交媒体平台推广虚假"投资俱乐部",使用AI机器人或虚假账户引导受害者至加密即时通讯应用 [1] - 诈骗分子假冒合法经纪公司或知名股票分析师以获取信任,秘密控制大量低价股票 [1] - 通过鼓动投资俱乐部成员持续购买股票协同推高股价(拉高阶段),随后抛售股票获利导致其他投资者损失 [1] - 今年迄今投诉此类骗局的受害者数量同比增长至少300% [1] 典型案例 - 不法分子冒充美国投资顾问虚假陈述并指示投资者购买华夏博雅(CLEU)股票,承诺高回报但股价暴跌导致投资者损失全部资金 [2] 危险信号识别 - 投资者可能突然收到未经请求的投资建议,包含在线投资俱乐部链接的"意外"消息 [3] - 骗子鼓动购买新上市或新成立公司的低价股票,承诺高回报甚至补偿损失 [3] - 以重大市场变动事件为由施压快速购买股票 [3] - 索取个人信息、要求访问金融账户或提出分享信息换取经济利益的行为属于危险信号 [4] 目标股票特征 - 小盘股在上市首日或不久后出现显著异常的价格上涨 [4] - 小市值(估值低于1亿美元)、有限流通股(少于2000万股)的股票更具风险 [4] - 募资额低于2500万美元的IPO项目更易成为目标 [4] - 流通股数量有限导致股价波动性大且投资者更难出售股份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