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摩擦 - 2025年4月2日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34%关税 中国迅速反击 双方关税税率飙升至125% 5月日内瓦会谈后暂时降至10% [1] - 贸易摩擦本质是中美经济目标冲突 中国追求民族复兴 美国坚持"永远第一" 分析师预测竞争或持续几十年 [1] 全球贸易失衡根源 - 美国长期贸易逆差始于1980年代 非中国加入WTO后特有现象 美元特殊地位是核心原因 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美国获得"无限印钞"能力 [5][7] - 美元霸权导致美国产业空心化 1970-2024年制造业占GDP比重从24%降至10% 金融地产行业扩张 形成"荷兰病"效应 [8] 美国社会矛盾与经济选择 - 全球化红利分配不均 工资总额占GDP比重持续下降 企业利润占比上升 制造业岗位流失激化阶级矛盾 [9] - 美国理论上可通过放弃美元霸权或推行全民基本收入(UBI)缓解矛盾 但政治阻力大 最终选择"逆全球化"路径 [11][12] 中国经济结构性挑战 - 中美形成"镜像式失衡" 中国"贸易顺差+低消费" 美国"贸易逆差+高消费" 美国转向逆全球化打破原有互补关系 [14] - 中国有效需求不足源于收入分配问题 国有资产收益主要用于再投资 居民可支配收入占比长期偏低 [17][19] 中国应对策略 - 上策:消费转型 推行"全民国企持股计划" 通过社保分配国有资产收益提升居民消费能力 [20] - 中策:投资拉动 基建地产重新定位 消费型投资缓解产能闲置 [22] - 下策:去产能 可能引发经济恶性循环 类似1998-2002年通缩 [22] 市场政策展望 - 政策以中策为主 加大财政支出 基建投资与房地产救助并行 刺激消费措施辅助 [27] - A股有国家队托底 债市收益率底部徘徊 人民币汇率受逆周期调节因子支撑 预计区间震荡 [28][30] 长期博弈态势 - 中美较量属"懦夫博弈" 中国需展现韧性避免被施压 经济维稳是政治任务 [24][26] - 中国政策工具更丰富 内需创造空间大 关键在落实稳增长政策对冲外部压力 [32]
深度好文 |中美贸易摩擦下的经济形势:抓住偶然背后的必然
混沌学园·2025-07-07 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