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轨卫星星座建设 - 通信卫星轨道分为GEO、MEO和LEO,其中LEO轨道具有降低功率衰减、通信时延和简化终端设计的优势,但需多星组网覆盖 [2] - LEO/MEO系统相比GEO时延更小,卫星体积小、重量轻,利于一箭多星发射,降低星座构建成本和周期 [2] - 低轨空间轨道和频段资源稀缺,低轨容量约6万颗,星链计划已占4.2万颗,L/S/C等优质频段殆尽,Ku/Ka频段协调难度大 [2] - 根据ITU规则,运营商需在限定时间内(2年10%、5年50%、7年100%)完成卫星部署以锁定资源,导致竞争加剧 [2] - 中国星网"国网"、垣信"千帆"首批星已入轨,蓝箭"鸿鹄-3"星座预计2025年底组网,2025-2030年将迎来国内低轨卫星加速发射阶段 [2] - 国家政策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商业航天,并将其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 [2] - 全球格局中,SpaceX凭借高效部署领跑低轨星座建设,多国企业跟进,形成星座竞赛格局 [2] - 国内代表性星座计划包括"国网"(12992颗)、"千帆"(超1.5万颗)和"鸿鹄-3"(1万颗),均制定了分阶段发射计划 [2] - 2024年中国发射次数未达预期,随着影响因素消化,2025年下半年起发射节奏有望提速 [2] - 上海港湾凭借卫星能源系统产品(已助力15颗星发射,40余套在轨运行)前瞻性布局该领域,有望受益于低轨卫星发展提速 [2] 防水材料行业 - 雨虹、北新、科顺等防水头部企业在6月中下旬对民建产品(包括防水涂料、瓷砖胶、美缝剂等C端产品)提价后,本周在工程端产品(防水卷材、防水涂料等)发起新一轮提价 [3] - 行业"反内卷"背景下头部企业达成共识集体提价,有助于推动价格回升,但当前需求仍疲软,价格修复程度有待进一步观察 [3]
【建筑建材】周专题:轨道频谱稀缺驱动竞赛,国内低轨星座建设步入加速期——建材、建筑及基建公募REITs周报(孙伟风)
光大证券研究·2025-07-07 1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