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破局公募“靠天吃饭”、捕捉产业变革红利、持仓如何“积小胜为大胜”?三大基金名将最新研判
券商中国·2025-07-08 00:53

基金经理投资策略与行业变革 天弘基金聂挺进:数字化投研转型 - 天弘基金推出数字化投研平台TIRD,通过技术面、基本面、估值模型三重信号成功规避机器人板块回调风险[5] - 平台旨在颠覆依赖明星基金经理的传统模式,推动行业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6][7] - 解决行业五大痛点:依赖个人能力、投研脱节、缺乏赋能机制、管理工具缺失、激励机制不匹配[8] - TIRD实现投研流程化、决策平台化、关键节点智能化,打通研究-投资-风控全链路[9] - 平台下一步将向固收领域拓展,计划上线AI研究员智能体,构建"投研交销顾"一体化生态[12] 民生加银基金尹涛:自主可控赛道投资 - 采用"牛市持久战、平衡市/熊市游击战"战术,注重控制仓位和布局低波动个股[16] - 偏好能"决定自己命运"的企业,重仓全球产业链龙头,如某新能源车企从80元布局至年产500万辆[17][18] - 运用杜邦分析法,关注利润率和财务杠杆指标,认为适度高杠杆可提升ROE[19] - 2023年布局高股息资产,2024年切换成长赛道,通过防御-进攻轮动捕捉机会[21] - 看好下半年市场,认为无风险收益率偏低将推动资金流向权益市场[22] 广发基金曹建文:多元资产配置 - 构建基于宏观因子和微观因子的资产配置框架,实现精细化组合管理[28] - 通过利率因子和信用利差分析配置债券,权益方面以均衡型基金为底仓搭配价值风格[29] - 在FOF中配置军工、科技、光伏、医疗等多主题基金,构建全天候收益矩阵[30] - 认为多资产配置可平滑组合波动,在不同市场环境下找到表现较优资产[31] - 看好中国科技引领的A股/港股行情,关注海外不确定性因素对多类资产影响[33] 行业发展趋势 - 公募基金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投研体系深度重塑[1] - 传统"农耕方式"面临靠天吃饭、集中押注、高位扩张、业绩滑落、基民套牢的死循环[7][8] - 数字化投研平台可改善行业痛点,实现业绩"可追溯、可复制、可预期"[8][12] - 行业需强化"平台式、一体化、多策略"投研体系建设,加大AI/大数据技术应用[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