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一场改写全球汽车格局的政策地震
汽车商业评论·2025-07-08 11:10

法案核心内容 - 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大而美"法案,系统性将资金和政策从绿色能源、社会福利等领域转向国防、边境安全和化石燃料生产[2][4] - 法案废除或削减大量IRA时代的绿色能源项目,包括温室气体减排基金、清洁重型汽车信贷等,同时为国防和化石燃料领域注入1570亿美元新拨款[4] - 法案被视为美国新能源车政策的"急转弯",将彻底改变拜登时代的清洁能源政策[5] 税收政策调整 - 法案核心条款包括降低企业税,将《减税与就业法案》永久化,包括个人所得税税率、标准扣除额等[8] - 新增多项税收优惠,如对合格小费和加班费的税收减免、增强老年人标准扣除额等,旨在增加家庭可支配收入[9] - 延长100%奖金折旧政策至2030年,暂停国内研发支出摊销要求,恢复即时费用化[10] - 延长基于EBITDA计算商业利息扣除上限的规则[11] 财政影响 - 法案将在未来10年使美国赤字增加约3.3万亿美元,减少国家几十年税收收入[14] - 法案资金来源完全依赖新增债务,可能导致美国财政轨迹发生重大变化[14] 汽车行业影响 - 取消购买新电动汽车的7500美元联邦税收抵免,比原计划提前7年[21] - 取消二手车最高4000美元和商用车最高4万美元购置税收抵免[22] - 新增电动车注册费:新车250美元,混动车100美元[23] - 允许2025至2028年间购买美国组装新车的买家每年扣除最高1万美元车贷利息[32] 行业格局变化 - 特斯拉计划降价5%-8%消化冲击,但利润率可能压缩至15%以下[41] - Rivian、Lucid等依赖补贴的初创企业面临融资困境和现金流断裂风险[41] - 福特、通用可能收缩电动皮卡产能,转向混动车型[41] - 韩国现代、日产等已宣布在美投资扩产,以保"美国组装"标签资格[44] 全球影响 - 美国电动汽车普及率到2040年将落后全球平均水平,并被挤出全球三大电动汽车市场[41] - 全球供应链区域化趋势加剧,车企可能被迫在美国设厂以应对关税威胁[43] - 法案将推迟整体电动化进程,传统燃油车与插混车型将迎来短暂黄金期[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