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民生银行大股东深度调整, “泛海系”彻底出局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7-08 13:57

股东结构调整 - 民生银行大股东阵容经历深度调整,泛海集团彻底退出股东序列,立业集团持续增持至4 945%,距举牌线仅一步之遥,中国长城资产等AMC、基金及新民营企业股东陆续入局,推动股东结构呈现多元化格局 [1] - 立业集团自2023年三季度末首次进入民生银行前十大股东行列(持股3 15%)后便开启常态化增持,2024年一季报显示其持股比例升至4 49%,跃居第四大股东,2025年一季报中保持稳定,6月30日通过场外交易购入1 99亿股民生银行H股,耗资约5 23亿港元,持股比例突破4 9%,达4 945% [3] - 泛海集团在2023年三季报时还以4 12%的持股比例位列第六大股东,但2025年4月民生银行副行长黄红日确认泛海控股集团已基本不再持有该行股票,不再是主要股东 [5][6] 新股东背景 - 立业集团是一家采用"产业+金融"模式的综合产业控股集团,业务涵盖电力设备制造、新能源等领域,控参股子公司超百家,旗下有华林证券等企业,布局覆盖全国并辐射海外 [4] - 立业集团实控人林立为金融学博士,拥有银行、保险从业背景,曾任中国平安保险监事、中国银行深圳滨河支行行长等职,现任华林证券董事长、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董事等职务,2024年被选举为民生银行非执行董事 [4] - 中国长城资产以专业化机构身份入局,提名郑海阳为民生银行第九届董事会非执行董事,目前长城资产持股比例已达3%以上 [9] 股东多元化趋势 - 新希望系作为发起股东之一,2024年11月曾公告拟通过旗下新希望化工增持至5%以上,但2025年一季报显示新希望持股比例为4 18%,仍居第六大股东 [8] - 近半年来一些新的投资者已成为民生银行股东,包括部分基金公司、资产管理公司、保险机构以及新的民营企业股东 [10] 不良资产处置 - 2021至2024年民生银行累计处置不良资产3446亿元,实现现金回收953亿元(现金回收率27 7%),核销资产现金回收345 7亿元 [12] - 东方集团2024年末在民生银行的贷款余额为76 4亿元,较2023年末减少19亿元,相关贷款的担保物系北京地区土地、商业房地产等抵押物,抵押率较为充足 [12] - 截至2024年末"泛海系"在民生银行贷款余额为184 84亿元,主要担保物为武汉地区土地、武汉中心大厦在建工程抵押等,抵押率较为充足 [13] 经营转型 - 民生银行对业务结构进行了较大调整,压降早期高收益、高风险、不可持续的业务,全面转向基础业务和产品,以抓客户、打基础 [14] - 近三年来新准入客户的不良生成率仅为0 43%,处于行业较好水平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