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6月机器人融资回暖!49起融资背后,资本正在悄悄转向这些赛道
机器人大讲堂·2025-07-08 14:18

行业融资概况 - 2025年6月中国机器人行业融资事件49起,环比5月43起上升14%,但未披露金额事件占比回升至53% [1] - 6月融资规模预估34亿-74亿元,较5月53亿-97亿元区间收窄,规模中枢下移 [1] - 亿元级融资缩减至5起(环比下降58.3%),千万级融资增至18起(占比36.7%),资本从"哑铃型"转向"金字塔型"分布 [1] - 早期投资占比达80%(种子/天使轮11起+A轮28起),中后期轮次呈现结构性调整:B轮5起持平,C轮3起环比增长200%,D轮及股权融资各1起 [2] 细分领域表现 - 服务机器人以12起融资领跑,其中人形/四足机器人占比66.7%,早期项目占91.7%(种子/天使轮5起+A轮6起),C轮1起显示头部企业进入规模化落地阶段 [2][4] - 核心零部件领域11起融资,新型零部件占45.5%,传统"三大件"占36.4%,A轮7起(63.6%)为主流,B轮2起(18.2%)显示部分企业进入产品验证期 [2][17] - 工业机器人领域9起融资中仓储物流应用占比44.4%,医疗机器人8起中手术机器人占62.5% [2] - 人工智能领域6起融资中具身智能占5起,结合人形机器人赛道热度显示"AI+机器人"融合创新成为资本新锚点 [2] 重点企业分析 银河通用机器人 - 完成11亿元新一轮融资,成立两年累计融资超24亿元,投资方包括宁德时代、国家开发银行等 [5] - 专注具身AGI机器人研发,已发布三大VLA大模型:GraspVLA(十亿级仿真数据预训练)、GroceryVLA(零售商业化端到端模型)、TrackVLA(产品级导航大模型) [7][8] - 智慧零售解决方案在北京近十家门店常态化运营,新店部署时间缩短至1天,工业领域与博世中国达成战略合作 [10] 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 - 获成都国资超亿元投资,成立一年累计融资近3亿元,成为中西部地区规模最大的人形机器人企业之一 [12] - 拥有30余项国际顶尖研发成果,视觉扩散架构模型R-DDPRM/R-DDIRM使算力需求降低、推理速度提升10倍 [14] - 推出25kg超轻量级人形机器人"贡嘎一号",负载5.5kg且续航8小时,已应用于文旅文创和能源工程领域 [14][16] 本末科技 - 完成数亿元B轮及B+轮融资,设立机器人和核心部件两大事业部,研发团队超150人 [18][19] - 构建谱系化直驱关节模组产品矩阵,覆盖泛机器人、工业自动化等领域,自主设计建成十余条自动化生产线 [21] - 在具身智能赛道推出开源轮足机器人平台,包括刑天、TITA等多款产品,实现"核心零部件+整机"双线战略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