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价格暴跌现象 - 今年荔枝价格大幅下跌,妃子笑品种从6元/斤降至1.98元/斤,桂味地头价从25-26元/斤降至3-4元/斤 [5][14] - 价格下跌导致消费者实现"荔枝自由",多地消费者首次体验个位数价格购买荔枝 [6][9] - 茶饮品牌受益于低价荔枝,推出高价荔枝饮品(16-18元/杯),茶百道新品一小时销量达5万杯 [11] 价格下跌原因 - 全国荔枝总产量预计365.04万吨,同比增产111.26%,创历史新高 [14] - 各产区成熟期重叠,广东、广西等主要产区采摘期几乎重合,造成集中上市 [14] - 错过端午节销售高峰,节后品种集中上市导致消费疲劳 [15] - 朴朴超市数据显示,节后妃子笑价格同比降30%,桂味等品种降幅达50% [16] 产业链影响 - 物流成本占终端售价主要部分,5斤荔枝省内运费17-27元,省外30-90元 [16] - 电商平台凭借规模优势获得更低运费(50元5斤包邮),线下渠道价格更具优势 [17] - 部分种植户因价格过低放弃采摘,宁愿让荔枝烂在树上 [20] - 种植端长期面临渠道有限问题,难以获得合理价格 [21] 行业应对措施 - 科研机构优化品种结构,选育特早/晚熟品种延长供应期 [24] - 本来生活采用预售+带枝采摘+定制保鲜袋方式提升保鲜效果 [24] - 朴朴超市加强源头直采,部分品种实现24小时内从采摘到配送 [24] - 产地政府加强品牌建设(如茂名、增城),年轻一代通过社交媒体拓展销售渠道 [24] 消费端变化 - 低价促使消费者尝试多个品种,桂味被广泛认可为"民选之王" [10] - 两广地区消费者开发"全荔宴"(荔枝排骨、咕咾肉)和冷冻保存方法 [11] - 社交媒体形成"荔枝鄙视链"文化讨论,挂绿、仙进奉等高端品种认知度提升 [10]
一斤2元,荔枝跌成白菜价
36氪·2025-07-08 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