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概况 - 公司上市4年股价上涨近40倍,年利润超过40亿美元,净收入同比增长超过300% [2] - 公司不是传统明星企业,没有轰动性产品发布会或AI奇迹,但在全球广告市场已成为低调的盈利机器 [2] - 公司核心业务是通过自研广告引擎系统Axon运营移动广告投放平台,服务全球数百万App开发者和广告主 [2] - 公司定位为深嵌系统的商业基础设施,通过技术重构广告主、开发者和平台之间的协作方式 [2] 商业模式创新 - 2023年AXON 2.0上线后广告联盟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总营收70%,完成从自有App变现向平台服务的转型 [5] - 公司改变行业从"人调策略"到"系统自动化"的运作模式,专注提升广告投放精准度和ROAS(广告支出回报率) [6][7] - 公司ROAS模型精度接近真实值(≈1),显著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7] - 采用28天回收期窗口(行业标准7天),更好捕捉高价值用户行为 [9] - 系统冷启动速度快,仅需基础信息即可完成建模与投放 [9] 技术优势 - AXON广告引擎被CEO称为"全球最好的广告人工智能模型" [14] - 技术路径不追逐潮流算法,而是构建"每一层都不出错"的工程体系 [19] - 坚持自有训练流程和归因逻辑,不照搬行业既有工程套路 [19] - 模型设计注重因果关系还原,保持"因果率不破"原则 [19] - 专注LLM和生成式AI的实际应用而非基础研究 [20] 市场定位 - 服务大量中小开发者,使其无需自建模型能力即可实现广告变现 [10] - 整合长尾流量(小游戏、实用工具等),形成"暗网"流量池 [10] - 不挑战Meta和Google的流量规模,而是提升碎片化市场投放效率 [10][11] - 2024年市值达千亿美元,进入纳斯达克100指数 [32] 企业文化 - 技术团队响应速度快,问题处理不依赖KPI驱动 [25] - 内部管理扁平化,决策基于独立判断而非流程 [25] - 技术领导层仍保持一线编码习惯 [25] - 文化强调"把事情做出来形成共识"而非讨论 [26] - 发展路径从流量中间商逐步转向掌握全链路技术系统 [28][29] 发展历程 - 2012年成立初期定位为手游流量分发中间商 [28] - 2015年战略转型,收购游戏工作室并自建广告竞价平台MAX [28] - 2021年上市后收购Adjust和MoPub,整合广告资源 [31] - 2023年AXON 2.0发布成为行业标准制定者 [32] - 2024年实现年利润40亿美元,完成基础设施级进化 [32]
这家广告投放平台,为什么成为垄断市场的「千亿」鲶鱼?
36氪·2025-07-08 2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