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海通|机械:机器人产业深度(十三):无触不成手,触觉传感或迎万亿蓝海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2025-07-08 17:41
触觉传感器行业核心观点 - 触觉传感器是通用人形机器人硬件侧的关键瓶颈,未来具备从手部向全身渗透的潜力,成长空间巨大[1] - 灵巧手是人形机器人落地的硬件侧核心,触觉传感或迎万亿蓝海市场,当人形机器人年产量达1亿台时市场规模或达1.3万亿元[1][2] - 触觉传感技术路线呈现百家争鸣态势,多技术路线融合的平台公司更具竞争力[1] 触觉传感器技术路线 - 主流技术路线包括压阻(占37%)、电容(占28%)、磁电霍尔效应和视触觉(VBTS)[2] - 当前国内产业落地端电容与磁电霍尔效应占优,未来或为多技术路线融合取长补短[1] - 柔性触觉传感器生产需要材料、制造与算法端复合能力,切入壁垒较高[1] - 柔性触觉传感器未来发展方向包括阵列化、多模态融合、边缘计算和自供电等[1] 市场规模与增长潜力 - 全球触觉传感器市场规模2024年为153.3亿美元,预计2031年将达355.9亿美元,CAGR12.8%[2] - 当人形机器人产量达1000万台时,触觉传感器市场规模约0.24万亿元;达1亿台时约1.3万亿元[2] - 单一技术路线占据全部市场时,1亿台产量对应市场规模:压阻3010亿元、电容1.25万亿元、磁电霍尔效应2.5万亿元、视触觉3.76万亿元[2] 应用场景与发展阶段 - 当前主要下游为制造业/航空航天&国防等,人形机器人应用方兴未艾[2] - 人形机器人灵巧手尚处触觉落地初期阶段,整体处于L3及以下水平(类似4-7岁儿童)[2] - 伴随任务复杂度提升,触觉或从手向手臂、足部、躯干和脸部等部位延伸[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