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湾区辐射力升级:超级路网贯通临省“共赢走廊”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7-09 11:10

城际交通网络建设 - 遂川至大余高速公路正式通车,总投资244.5亿元,全长127公里,将赣州至粤港澳大湾区车程压缩至4小时[1] - 粤赣两省已建成7条跨省高速通道,平均每50公里一条高速,密度全国领先[1][4] - 潮南高速与寻全高速西延段即将开工,将实现两省界县域高速100%全覆盖[1][5] 粤赣高速网络密度 - 江西与广东高速网络密度居全国首位,平均50公里一条高速公路,部分县域拥有两条高速[4] - 规划的8条跨省高速通道已建成7条,形成"七通一建"路网格局,覆盖双方交界6个县市中的5个[5] - 赣深高铁通车后,赣州至深圳行程从7小时缩短至2小时,赣南地区融入大湾区"2小时经济圈"[6] 产业协作与要素流动 - "湾区研发+江西制造"模式活力迸发,格力、比亚迪等千亿级产业项目沿高速走廊西进布局[1] - 江西企业赵一鸣零食在东莞设立研发中心,并将部分核心部门迁至广州[1][12] - 2024年江西实际利用广东企业资金3345.16亿元,占比30.52%,位列各地区之首[11]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 赣州累计接待国内游客1.13亿人次,其中七成省外游客来自广东[7] - 赣州已建成126家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年供货额超700亿元,物流成本降低30%以上[11] - 江西电子信息产业2024年产值逼近1.2万亿元,产业规模全国第四,中部省份首位[12] 跨区域产业协作模式 - 广东企业探索"研发/市场在湾区、生产在外省"发展新范式,推动产业互补优势[13] - 广西构建"粤港澳大湾区研发+广西制造+东盟市场"产业协作体系[13] - 湖南发挥"低成本+高配套"优势,三一重工在深圳设立全球供应链中心[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