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创新药BD交易 - 荣昌生物与美国Vor Biopharma达成泰它西普全球授权合作,交易总金额高达42.3亿美元,创中国医药行业出海授权单笔金额新纪录 [3] - 交易结构包括4500万美元现金首付款、8000万美元Vor Bio认股权证及最高41.05亿美元里程碑付款,荣昌生物还将获得高个位数至双位数比例销售提成 [3] - 泰它西普是全球首创BLyS/APRIL双靶点融合蛋白类药物,已在中国获批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三大适应症,并获得美国FDA快速通道及欧美孤儿药资格认定 [4] 2025年创新药BD市场趋势 - 截至2025年6月跨国药企在中国BD交易首付款达91亿美元,已超2024全年90亿美元规模,预计2025全年首付款将接近290亿美元 [7] - BD热潮源于跨国药企面临2025-2030年超1000亿美元销售额药物专利到期压力,需通过外部引进延续产品生命周期 [12][13] - 美国加息周期接近尾声使国际并购性价比提升,跨国药企现金储备充裕推动BD交易持续升温 [19] 专利悬崖与MNC战略转型 - 默克Keytruda(2023年销售额250亿美元)等重磅药物将在2025-2030年陆续失去专利保护 [14] - ADC与PD-1联用方案成为MNC关注焦点,如默沙东K药与Padcev组合使患者总生存期从16.1个月提升至31.5个月 [15] - 肿瘤治疗领域正经历从PD-1到"双抗+ADC"的2.0时代转型,中国药企成为引领者 [21] 中国创新药国际竞争力 - 港股创新药ETF年内涨幅超52%,反映市场认可中国药企从仿制转向真正创新的能力 [21] - 百时美施贵宝和辉瑞在中国完成超170亿美元授权交易,体现国际对国产PD(L)-1/VEGF双抗的信心 [24] - 信达生物IB363在肺癌适应症临床数据突出,可能开启肿瘤免疫治疗新一轮产品周期 [24] 行业投资逻辑 - 创新药板块分化将加剧,仅具备扎实临床数据和明确商业前景的企业能持续获得市场认可 [28] - 2025年BD热潮本质是跨国药企在专利悬崖前对新疗法的战略布局,标志中国药企全球化突破时刻到来 [26][30]
中国力量崛起,跨国药企加速“买入”中国创新
新财富·2025-07-09 1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