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伤风全球现状与疫苗需求 - 2019年全球破伤风死亡人数达34684例,主要集中于低收入国家和疫苗接种不完善地区[1] - 2022年全球1430万婴儿未接种首剂DTP疫苗,620万仅部分接种,显示疫苗覆盖率存在显著缺口[1] - 破伤风潜伏期中位数仅7天,现有主动免疫疫苗生效周期长,暴露后需依赖被动免疫提供即时保护[1] 现有被动免疫疗法局限性 - 马破伤风抗毒素存在5%-30%过敏反应风险,0.001%致命性休克风险,半衰期仅两周[2] - 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HTIG)虽替代马抗毒素,但面临供应短缺、价格昂贵问题,单剂成本达250国际单位[2][9] - HTIG存在病原体传播风险、批次差异及0.9%过敏反应率等缺陷[2][14] 重组单克隆抗体技术突破 - 珠海泰诺麦博开发的斯泰度塔单抗(Siltartoxatug)为全球首个破伤风特异性全人源IgG1单抗,靶向毒素AB片段[7] - 采用CHO细胞生产,通过阻断毒素转运和VAMP-2酶切实现被动免疫,工业化生产标准化程度高[7][6] - 2025年Nature Medicine发表的3期临床显示其12小时抗体滴度达标率达95.4%,显著优于HTIG的53.2%[10] 临床数据对比分析 - 3期试验纳入661例患者(单抗组440人vs HTIG组221人),单抗剂量10mg较HTIG 250IU展现全面优势[9] - 几何平均抗体滴度比值显示:12小时达6.02倍,28天升至7.13倍,90天仍维持5.38倍[12] - 长期保护性更突出:90天时单抗组91.5%患者维持有效抗体,HTIG组仅10.1%[12] 商业化进展与行业影响 - 斯泰度塔单抗2025年2月获中国NMPA批准上市,适应症为成人破伤风紧急预防[16] - 不良事件发生率38.2%与HTIG相当,过敏反应率0.2%显著低于HTIG的0.9%[14] - 单抗技术可解决血浆依赖问题,潜在市场规模覆盖全球1430万未接种婴儿群体[1][15]
全球首创:国产破伤风新药登上医学顶刊Nature Medicine
生物世界·2025-07-10 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