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反内卷时代下的周期投资
远川研究所·2025-07-10 20:04

中国制造业内卷现状与挑战 - 中国制造业已从规模扩张、成本控制转向过度竞争阶段,产能过剩、价格战导致全行业微利甚至亏损,化工行业加权净利率从2021年7%降至2024年不足3%,ROE从13%跌至5% [4][5] - 新能源行业(如硅料、锂电材料)产能过剩更严重,部分陷入长期现金亏损,形成"越生产越亏损"的恶性循环 [5] - 光伏行业全球市占率超90%,但价格战导致全行业亏损,并引发海外反倾销制裁,显示单纯规模优势不可持续 [5] 内卷成因分析 - 规模效应阈值被突破:化工、钢铁等行业通过大基地模式扩张后,企业规模趋同导致成本差距缩小,供过于求时无人盈利 [8][9] - 全球化背景下市场规模有限:唐山钢铁产能超过单一国家总量,出口缓解过剩却引发海外反制,形成贸易摩擦 [10] - 自由竞争市场理论现实映射:产品同质化、缺乏定价权,价格等于边际成本,生产无利润 [7] 反内卷破局路径 - 行政约束成功案例:电解铝行业通过产能天花板政策实现ROE稳定20%以上,成为供给侧改革唯一持续盈利的行业 [14] - 行业自律改善:钢铁企业主动减少恶性降价,吨钢利润转正,显示企业从"卷价格"转向"控产量" [15] - 商业文化转型:胖东来、鸿星尔克等企业通过利他主义赢得市场,证明非竞争性策略可创造更高价值 [19] 周期行业投资机会 - 有色金属:铜铝因新增产能成本陡峭,扩产理性,价格中枢有望持续上移,当前存在30-40%估值修复空间 [30][31] - 化工细分领域:炼油副产品(石油焦、硫磺)受新能源需求拉动,可能走出独立牛市行情 [29] - 能源金属分化:锂处于成本曲线平坦化早期,短期难反转;铜经历上轮周期教训后扩产谨慎,景气延续性更强 [32][33] 未来供需格局展望 - 海外工业化新需求:美国制造业回流和"一带一路"推进将带动新一轮资本开支周期,联储降息可能成为触发点 [35] - 化工行业反转条件:当前盈利已低于2015年,但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同比仍增8.4%,需等待产能扩张彻底停止 [26][27] - 投资策略建议:短期聚焦有色(铜铝确定性),长期布局化工(高赔率),2024年或是资源向制造切换的转折年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