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NPU洗牌潮,即将到来
半导体行业观察·2025-07-11 08:58

半导体知识产权行业的繁荣与萧条周期 - 行业遵循与自然界相似的"外部触发-激增-资源枯竭-崩溃"循环模式,体现在新房建设、石油开采、珍珠奶茶等商业领域[1] - 半导体IP行业同样经历该周期,每次新接口标准或设计趋势出现都会引发供应商激增[3] - 2000年存在40多家CPU/DSP架构公司,2005年骤减至不足10家,多数被收购或消失[6] CPU/DSP行业的历史性洗牌 - 2000年SoC设计浪潮触发处理器IP公司数量激增,包括3家上市公司和40余家竞争者[3] - 市场无法支撑过多架构,淘汰主因包括:投资资本枯竭(1998-2000年泡沫期后融资困难)和编译器人才短缺[6] - 编程难度高的架构因无法构建先进工具链而失去竞争力,Tensilica、Arc等幸存者最终被收购[6] NPU行业当前的重演态势 - 2018-2024年AI爆发触发NPU加速器公司数量激增,类似25年前CPU/DSP周期[8] - 技术快速迭代(如Transformer/LLM出现)导致固定功能加速器过时,部分公司已消失或被收购(如Untether)[11] - 风险资本态度转变:从疯狂投资转为要求市场吸引力(芯片产量或授权成功率)[11] NPU行业未来生存法则 - 市场最终将淘汰50多个NPU至5-10个赢家,2025年成为关键转折点[13] - 胜出者需具备三大特征: 1) 能处理数万AI模型的先进软件工具链(编译器)[13] 2) 支持快速编程新AI模型的用户友好工具[13] 3) 持续吸引新资本的商业模式[13] - 行业共识是既不需要垄断者(800磅大猩猩),也不需要过度分散的竞争格局[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