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利拉鲁肽(一种GLP-1受体激动剂)在小型临床试验中显示出显著降低偏头痛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的效果,可能与调节颅内压和CGRP有关,而非单纯减重作用 [7][19][23] - 该研究为偏头痛治疗提供了新思路,不同于现有主要针对CGRP阻断的预防药物 [20][23] - 尽管结果积极,但研究存在样本量小、缺乏对照组等局限性,需进一步验证 [21][26][27] 研究设计与方法 - 研究对象为31名肥胖(BMI>30)且对至少两种预防性治疗无效的高频/慢性偏头痛患者(每月≥8天头痛) [10] - 采用开放标签设计,每日皮下注射利拉鲁肽(0.6mg起始,渐增至1.2mg),持续12周 [12] - 主要评估指标包括每月头痛天数(MHD)和偏头痛残疾评估(MIDAS)评分 [12] 研究结果 - 每月头痛天数从基线19.8天降至10.7天,减少9.1天,48%患者发作频率降低≥50% [15][16] - MIDAS评分从60.4分降至28.6分,显示日常功能显著改善 [17] - BMI仅从34.0微降至33.9,证实疗效与体重变化无关 [18] - 不良事件发生率42%,主要为轻微胃肠道症状,无治疗中断 [19] 作用机制 - 可能通过抑制脉络丛钠钾泵活性降低颅内压,减少脑脊液积聚 [23] - 可降低CGRP表达及中枢神经系统敏化,CGRP是已知偏头痛通路关键分子 [23][24] - 与托吡酯等现有降颅压药物机制存在相似性 [23] 行业意义 - 为GLP-1类药物开辟新适应症可能性,或扩大糖尿病/减肥药市场边界 [7][25] - 若后续验证成功,可能改变当前偏头痛治疗格局,提供全新作用靶点 [20][23] - 需关注其他GLP-1药物(如司美格鲁肽)是否具有类似效果 [27] 研究局限性 - 样本量仅31人且无对照组,随访期仅12周 [10][21] - 未直接测量颅内压等关键生理指标 [26] - 开放标签设计可能引入偏倚 [21]
速递|将肥胖型偏头痛患者的头痛天数减少近50%!减重药物利拉鲁肽在小型临床研究中展现新潜力
GLP1减重宝典·2025-07-11 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