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低利率环境下商业银行的运行特点与应对路径|银行与保险
清华金融评论·2025-07-11 17:25

低利率环境对银行业的影响与挑战 - 2024年三季度银行业净息差降至1.53%的历史低点,42家A股上市银行中29家净利息收入同比下降1%~20% [1][2] - 2022年以来一年期LPR累计下行70BP,2024年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跌超100BP至1.5%,央行两次下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 [2] - 低利率环境下银行业面临"资产荒":2024年人民币贷款增速下滑3.42%至7.6%,住户贷款仅增3.39%,新发放贷款中LPR减点比例从24.15%升至43.33% [6] 商业银行经营压力具体表现 - 负债成本刚性上升:2022-2024年大型商业银行6次降存款利率,但负债成本反升13BP,定期存款占比从66.15%增至72.79% [7] - 信用风险攀升:2024年上市银行零售贷款不良率较2022年上升37BP至1.41%,息差收窄削弱风险抵补能力 [7] - 资产收益率快速下行:2024年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较2022年下降98BP至3.67%,银行增持国债加剧收益率下行 [6] 国际经验与行业应对方向 - 低利率环境下美国银行净息差稳定性优于欧洲和日本,日本经历长达35年低利率考验 [5] - 行业需结合本国经济特点应对:资产规模增速放缓、风险压力上升、兼并重组是共性挑战 [5] - 监管政策边际改善:存款自律机制发挥作用,净息差和存款定期化呈现边际改善趋势 [7] 行业发展策略建议 - 深化对经济周期规律认识,区分需求驱动与供给驱动的低利率成因 [4][5] - 提供与高质量发展相匹配的金融服务,强化战略定力应对周期考验 [1] - 关注财政政策补位效应,政府部门资产负债表调整将缓解市场压力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