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洛斯的投资哲学与业绩表现 - 沃尔特·施洛斯在1956年至2000年的45年间实现年复合回报率15.3%,同期标普500指数为11.5% [3] - 1956年每1美元投资在2000年增值至662美元(标普500为118美元),且45年中仅7年亏损(标普500为11年) [3] - 施洛斯策略平均年亏损率7.6%,显著低于标普500的10.6%,违背现代投资理论中"高风险高回报"的假设 [3] - 国内"施洛斯杂货铺"组合2009年至今16年年化收益25%,仅3年亏损,同期沪深300指数8年亏损 [5] 投资方法论核心 - 极简主义:仅通过财务报表分析,不调研公司或与管理层交流,专注资产负债表与低价股筛选 [4] - 安全边际原则:要求股价低于净流动资产价值(NCAV),P/B通常低于0.6甚至0.5 [9] - 零负债偏好:选择无长期债务或净现金头寸企业,避免债务违约风险 [10][11] - 绝对收益导向:价值回归依赖资产出售、并购或情绪修复,不依赖牛市 [12][13][14][15] - 高度分散化:持仓超100只股票,通过数量化解个体风险 [16][17][18] 策略防御性机制 - 天然规避泡沫:仅买入低估股票,避免高估值概念股,在熊市中回撤更小 [19][20] - 股息保护:分红收入在熊市中提供正收益,降低组合波动 [22] - 复利优势:亏损年份少且幅度小,长期微利积累形成显著绝对回报 [23] - 市场中性:价值修复与市场涨跌脱钩,实现"慢即是快"效果 [20][23] 业绩持续性逻辑 - 严控下行风险:资产安全垫与低负债结构使熊市亏损远小于市场 [21] - 分散收益来源:通过百只股票分散捕捉局部价值修复机会 [16][22] - 复利累积效应:连续小幅正收益通过时间放大,45年回报达662倍 [3][23]
格雷厄姆真传:施洛斯的防御致胜哲学
雪球·2025-07-12 1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