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有创始人开始收“尽调误工费”了
投中网·2025-07-13 14:44

核心观点 - 当前一级市场出现"反向投资模式",创始人要求投资机构支付误工费或签署TS后才配合尽调,以筛选低效尽调并掌握议价权 [2][3][10] - 优质项目稀缺导致VC机构"只看不投"现象泛滥,创业者面临商业机密泄露与精力分散的双重压力 [7][13][18] - 硬科技赛道头部项目估值高企(如具身智能赛道头部企业估值超100亿),中腰部机构被迫退出竞争 [15][16] - 反向尽调成功案例Rewind的三大支撑要素:赛道风口地位(AI大模型)、明星机构背书(a16z等)、业绩增长(ARR达70.7万美元) [25] 行业现状 - 创新药企CEO每周需配合3家机构尽调,需提交数年研发数据等核心商业机密 [7] - 新能源材料供应商因频繁接待数十批次投资人调研,已影响正常生产调度 [8] - 企业平均融资周期缩短至4个月,创始人超50%时间投入融资活动 [8] - 碳化硅龙头Wolfspeed(曾占全球62%市场份额)破产反映赛道泡沫风险 [17] 投资机构行为 - 30人线上路演仅产生3-5个敷衍提问,形成"人海式"低效尽调模式 [20][21] - 机构通过高频尽调(明知50%项目质量一般)维持市场敏感度 [19] - LP对成功率要求提升,但AI等赛道存在商业模式不清晰等根本问题 [16] 创业者应对策略 - 领存科技曾要求1000万保证金,当前企业降门槛至数千元误工费 [2] - 部分项目要求机构亮资或签署TS(虽无法律约束力)提高筛选效率 [10][11] - 硅谷Rewind通过公开视频路演获1000家VC报价,170份TS中包含10亿美元估值报价 [24] 市场结构性矛盾 - 资金向头部聚集:机器人赛道头部估值超100亿,中腰部机构被迫退出 [15][16] - 融资模式变化:天使++/A++++等小步快跑式融资成主流 [8] - 一级市场活跃度回升但热钱仅集中在少数热门赛道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