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对"反内卷"关注度升温 - 2023年年中以来GDP平减指数转负反映有效需求不足和产能过剩问题 [2] - 2024年7月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政策导向 [2] - 2024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整治内卷式竞争列为2025年重点任务 [2] - 2025年5月以来政策加速推出,涉及水泥、钢铁、光伏等多个行业自律减产挺价 [2] "反内卷"政策发展脉络 - 政策演进呈现从中央到行业、从宏观指导到具体措施的特点 [3] - 钢铁行业最早响应(2024年8月),提出"三定三不要"经营原则 [3] - 光伏行业2024年10月召开专题座谈会,商讨反倾销自律公约 [3] - 2025年政策密度显著提升,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十项专项措施 [3] 与供给侧改革的对比 - 供给侧改革(2015年)聚焦钢铁、水泥等传统行业产能过剩 [5] - 本轮政策新增光伏、新能源车、电商等新兴领域 [10][11] - 供给侧改革以行政干预为主,本轮强调行业自律与技术升级结合 [12] - 两轮政策均推动价格-盈利-市场表现正向循环,但本轮更注重竞争秩序优化 [6][12] 潜在受益领域分析 - 能源原材料:钢铁、水泥出清较充分,化工(玻璃玻纤)、焦炭待改善 [17][18] - 高端制造:光伏设备资本开支/折旧摊销达1.77,生物制品达2.01 [18][20] - 传统制造:白酒资本开支增速66.7%,厨电达59.1% [18] - 非制造业:航空机场资本开支/折旧仅0.62,养殖业持续出清 [19] 行业影响机制 - 短期:政策预期驱动估值修复(如玻璃玻纤板块表现突出) [13] - 中期:供需再平衡带动盈利改善(重点关注资本开支/折旧>1.5的行业) [17] - 长期:技术升级与格局优化形成壁垒(光伏、储能、新能源汽车领域) [12][20] - 需关注政策与需求侧协同发力的行业(如已减产30%的光伏玻璃企业) [13]
中金:哪些行业有望受益“反内卷”?
中金点睛·2025-07-14 0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