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窝囊旅游”收割了多少中国年轻人?
虎嗅APP·2025-07-14 21:41

行业趋势 - "窝囊版"旅游项目兴起,包括漂流、蹦极等传统刺激项目的温和版本,如山东临沂费县的"窝囊版"漂流和浙江云上草原的"减速下落"蹦极 [4][6] - 此类项目通过降低参与门槛(如水深不过膝、缓慢下落)和强化安全体验(配备安全员、提供姜茶)吸引更广泛客群 [4][6][12] - 社交媒体推动消费决策,短视频展示的轻松画面(如平缓水面、打卡证书)成为游客选择关键因素 [3][12] 市场需求 - 安全、简单、易拍照的项目更受大众青睐,刺激型活动仅吸引小众群体 [9][10] - 浙江云上草原"窝囊版"蹦极推出后暑期客流增长5-6倍,复购率提升(部分游客体验4-5次) [7][12] - 游客需求分层明显:传统探险型消费者占比低,观光型消费者更追求舒适感和社交分享价值 [17][18] 产品策略 - 景区将单一体验拆分为多层级产品(如贵州"西天取经式漂流"与"躺平漂流"),精准匹配不同客群 [17][18] - 项目设计围绕"镜头画面"优化,如颁发证书、设置打卡点,强化社交传播属性 [12][18] - 与传统欧洲景区保持原生态的理念不同,国内景区更注重通过设施改造(如登山电梯)降低参与难度 [19][20] 运营效果 - 重庆某景区"窝囊版"蹦极单暑期客流量达数万人,远超传统蹦极年客流量(仅数千人) [13] - 行业通过产品分层实现票房增长,同时提升流量和复购率 [13][18] - 项目创新打破同质化竞争,形成"恐惧管理-虚荣满足-分享激励"的闭环商业模式 [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