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适合律师的45个AI工具分享(详细使用技巧)
梧桐树下V·2025-07-14 23:20
AI在法律行业的应用现状 - 超过67%的律师已在工作中使用AI工具,行业从"狼来了"的焦虑转向实际应用探索[1] - 主流应用场景包括:文心一言快速搭建文书框架、GET笔记/飞书知识库加速法规检索(效率提升数倍)、DeepSeek/秘塔AI识别风险点、腾讯元宝模拟诉讼策略[1] AI工具使用方法论 - 有效使用AI需明确需求拆解:建设工程合同审查案例中,需清晰定义承包方立场、风险维度(资质/招投标/分包等)、输出形式(列表)及法律依据要求[2][3] - 典型审查流程包含5大效力分析模块:主体资质(建筑法第13/26条)、招投标程序(招标投标法第3条)、违法分包(建筑法第29条)、施工许可(城乡规划法第40条)、条款合法性(民法典第585条)[6][7] 高阶应用培训体系 - 课程体系覆盖诉讼全流程9大场景:文书生成(8种方法)、知识库构建(6步法)、案件推演(管辖权异议/模拟法庭)、合同审查(6种方案)、证据整理(录音/微信记录)、案件管理(飞书/Notion)[12][13] - 核心交付物包括:45个工具链操作指南、7类可视化图表(法律关系图/时间轴等)、批量文书生成技术(分钟级产出)、专属知识库搭建方法论[14] 法律AI产品生态 - 工具分类体系包含:通用大模型(如文心一言)、垂类法律AI(如秘塔)、智能体平台、知识库工具(GET笔记/飞书)、管理类产品(多维表格/Notion)[12] - 典型工作流改造:从文字输入→中间语言转换→可视化输出(流程图/决策树)→人工深化设计的闭环[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