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餐饮市场现状 - 香港连锁餐饮巨头景乐集团突然宣布"终止业务",写字楼清空、官网关闭,引发当地消费者和员工震惊 [3] - 近半年来已有超过20家连锁餐饮品牌宣布结业,包括经营超过30年的老店 [3] - 仅近两个月就有多家连锁品牌、老店宣布结业,如创立33年的"海皇粥店"(全盛期30多家门店)、44年历史的"金装炖奶佬"(全盛期24家门店)、34年历史的"春夏秋冬"火锅店、41年的"大班面包西饼"等 [4][5][6] 国际及内地品牌在香港的困境 - 国际品牌在香港相继收缩、闭店,如泰国After You Dessert Café全面退出香港市场,日本"金田家"关闭铜锣湾最后一家分店,台湾"八月堂"告别香港市场 [8] - 内地餐饮品牌在港经营困难,沙田新城市广场内8家内地品牌门店有3家开业不足3个月就倒闭,去年深圳萝卜向南、惠州柠濛濛、广州咕噜丸子屋等相继折戟 [10] - 中小餐饮商户生存困境更甚,如泰式香蕉煎饼店开业仅68天闭店,米其林推荐小店"古月"计划7月结业,日式小店"Kojima小岛料理"6月停业 [12] 市场困境的主要原因 - 租金成本高企是共同挑战,如上环"球哥炖汤"因业主加租两成结业,沙田富东阁因"租金太贵、开支太重"结业,JACOMAX上环总店租金达每月20万港元 [14] - 港人北上消费热潮持续,6月21日莲塘口岸出境近5.5万人次创第二高峰,2024年港人外游超1亿人次中8191万人次北上(同比增长超50%) [17][18] - 访港游客消费降级,2024年内地旅客人均消费跌至5000港元(2017年以来最低),较2023年减少20%,整体旅客消费较2023年减少20% [19][20] 供需失衡与市场调整 - 香港餐饮市场供给过剩,2024年食肆数量比2019年多11%,但需求端因消费外流和游客消费降级而萎缩 [22] - 疫情中后期本地消费小热潮吸引创业者入局,2022年食肆牌照数量比2020年多1000家,但2023年后需求外流导致供需平衡打破 [23][26] - 行业观点认为当前需倒闭约2000家门店才能恢复疫情前平衡水平,市场正处于"高度竞争淘汰期"进行自我调节 [27]
香港餐饮市场,正在艰难“渡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