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那些“停航中国”的外航不回来了?
外航暂停中国航线现状 - 英国航空高管公开呼吁将英国纳入中国30天免签政策名单以提振中英航线需求[3][4] - 英国航空自2023年10月起暂停北京—伦敦航线但保留上海/香港航班并强调为"临时性暂停"[6][7][8] - 2023年多家外航采取类似策略:澳航暂停上海—悉尼航线、北欧航空停飞哥本哈根—上海航线、维珍航空取消上海—伦敦航线[13][14][15] 外航退出中国市场的原因 - 行业退出需向中国民航总局申请否则影响未来重返机会但实际决策取决于市场需求恢复程度[19][20][25] - 中国出入境客流恢复缓慢:2024年6月美/德/英/法入境恢复率仅45%-58%上海1-5月欧美客流恢复率为2019年的20%-36%[31][32] - 地缘政治加剧成本压力:俄乌战争导致绕飞俄罗斯空域中国航司因可经俄领空获得成本优势[35][36] 中国航司的替代性扩张 - 2023年11月外航撤离后国航/东航/海航欧洲航线座位数较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24%/52%/89%[41] - 东航2024年密集开通上海至日内瓦、米兰、哥本哈根等新航线每周三班[43][44] - 扩张伴随亏损:2025年Q1国航/东航/南航净亏损分别达20.44亿/9.95亿/7.47亿元[49]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外航指责中国航司受益于补贴政策导致票价不公平竞争如汉莎航空称面临更高税费和监管成本[51][52] - 中国航司通过低价策略抢占市场份额但长期盈利能力存疑可能引发行业内部过度竞争[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