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改革政策 - 上交所发布《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5号——科创成长层》等配套业务规则,落实证监会主席吴清在2025陆家嘴论坛宣布的"1+6"深化改革措施 [1] - 此次改革为投行带来重大发展契机,要求投行打破传统思维定式,提升专业能力以挖掘符合新发审要求的优质项目 [2] - 2024年证监会已陆续推出"科技十六条""科创板八条""并购六条"等政策,完善支持科技创新的制度体系 [3] 投行项目储备与策略 - 多家投行在科技领域积极布局,储备未盈利科技企业项目,科创板改革为这些项目提供更多上市可能 [4] - 国联民生成立空天及卫星通信、集成电路与制造、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行业组,储备"硬科技"企业项目 [8] - 中信证券聚焦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领域挖掘优质企业资源 [9] - 国泰海通通过产业纵深布局、业务生态联动、与产业基金合作三条路径挖掘项目 [9] - 国金证券通过区域政府合作、机构投资者网络及考核倾斜(向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储备项目 [9][10] 企业案例数据 - 2025年科创板受理的未盈利科技企业案例:昂瑞微(-1.1亿元)、视涯科技(-3.08亿元)、沐曦股份(-10.44亿元)、兆芯集成(-10.65亿元)、上海超硅(-13亿元)、摩尔线程(-15.07亿元) [6] 项目筛选与能力建设 - 早期科技企业评估需从技术(真实性、先进性、可持续性)、市场(需求确定性、商业化能力)、风险(技术替代、政策合规)三维度考察 [11][12][13] - 投行需提升价值发现能力、全业务链服务能力及合规风控能力,实现从通道思维向可投思维的转变 [14] - 投行团队需加强行业专业化,联动"投资+投研"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14] 审核机制建议 - 2024年上半年科创板IPO受理21家,占比不足15%,较2023年66家大幅下滑 [15] - 建议细化行业专属审核指引(如半导体、生物医药),加强监管透明度与沟通效率 [15][16] - 建议优化预先审阅机制衔接效率,发布新兴行业(如人工智能、脑机接口)审核要点解析 [16]
科创板“1+6”改革全面落地!投行挖掘项目多措并举,“精准识别”成券商硬实力
券商中国·2025-07-16 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