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专访陆铭:培育优势互补的城市群格局 构建多层次区域协同发展体系
证券时报·2025-07-16 11:57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土地资源配置优化 - 全国城镇体系正构建以"中心城市—都市圈—城市群"为纵轴、大中小城市协调联动与城乡深度融合为横轴的"多极网络化"新发展格局 形成"分工协作、优势互补、梯度演进"的层级化空间组织形态 [3] - 中心城市与城市群成为承载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空间形态 通过功能互补、产业协同与要素流动加速形成现代化都市圈 驱动区域经济能级跃升 [3] - 特大超大城市需提升经济与人口承载能级 发挥高端要素集聚和辐射带动作用 县域作为重要支点推动差异化特色化发展 [3] 城市群协同发展机制 - 中心城市聚焦科技创新和高端服务业突破 周边中小城市形成梯度发展格局 通过产业链上下游分工实现优势互补 [4] - 城市群内部需破除要素流动壁垒 促进人口流入区与中心城市资源优化配置 形成规模效应带动整体效率提升 [4] - 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及成渝双城经济圈依托地理与产业优势 继续引领经济发展并成为对外开放关键窗口 [6] 区域产业差异化布局 - 沿海及沿江地区重点发展出口导向型产业 发挥港口交通优势对接国际市场 长江经济带成为参与全球竞争前沿阵地 [6] - 中西部城市群聚焦内需型制造业及服务消费 利用居民收入增长红利推动产业升级转型 [7] - 东北地区优化农业资源配置推进现代化 保障粮食安全 同时加强生态修复打造可持续发展示范区 [7] 土地资源精准配置策略 - 人口流入区增加建设用地供应 重点发展保障性住房 推动闲置工业商服用地转住房用途 缓解城市承载压力 [9] - 人口流入区郊区发展"第六产业" 通过点状供地模式融合农业生态与休闲需求 提升土地复合价值 [9] - 人口流出区创新土地盘活方式 如盐碱地改造水产养殖 荒漠开发光伏产业 为经济转型注入新动能 [9]